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综合评价研究

2021-07-29 01:20:01毕业论文

摘要:通过构建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产出效益、农民生活水平、农村产业结构五个方面共10个指标作为湖南省农村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将湖南省14个地级市州的农村区域经济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分,定性定量结合分析,得出湖南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农村区域经济在发展水平方面差异显著,其中长沙市得分最高,张家界、湘西州综合得分较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在城市间非常突出,差距仍在扩大;系统探讨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为区位条件、制度政策、劳动力条件三个方面。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差异

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三农”问题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1]。我国农村人口较多,农村经济的发展深刻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农村经济的地区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个地区经济主体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它们的竞争意识[3]。省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高级行政地域单元,具有经济行为的相当独立性,同时又是组成我国经济系统的一级经济实体[4]。近年来学者在省域尺度下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杜鹃[5]建立了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计算出湖北省各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值,根据综合评价值分析了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并对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袁芳[6]等人以宁夏1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从居民生活水平、生产力水平、经济实力水平三个方面构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2014年宁夏农村经济各项指标的权重,利用GIS技术对宁夏农村经济发展结构进行了空间分析。杜华章[7]分析了江苏省各县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结合主要成分分析方法,对江苏省50个县(市)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了量化分析,系统评价了江苏省50个县(市)农村经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江苏省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湖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大省和农业生产大省。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湖南农村经济继续发展,但湖南农村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省内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削弱了湖南省的整体竞争力[8]。只有客观、准确地评价湖南省各地级市州的农村经济发展实力,找出其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差异,才能进一步推进湖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因而本文以湖南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为主线,确定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单元,充分结合湖南省现有的数据和实际情况,构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数理模型建立,定性定量结合分析得出湖南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情况,从而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下的农村区域经济建设提供科学的评价体系及合理建议。

一、研究区概况

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总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处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地势呈三面环山、朝北开口的马蹄形地貌,由平原、盆地、丘陵地、山地、河湖构成,地跨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湖南是农业大省,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物种资源丰富多样,素有“九州粮仓”、“湖广熟天下足”等美誉。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湖南农业农村经济步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19年,全省粮食总产量2974.8万,全省粮食总播种面积6924.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排名居全国第10位。全省主要经济作物生产继续保持向好增长。初步统计,全省油料播种面积2048.30万亩,同比增长1.6%初步统计,2019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850.19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高于全国水平0.3个百分点。其中,农业增加值2123.97亿元,增长3.6%。

二、主成分分析法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分析,选取累计贡献率达70%—95%的主成分因子,并计算得到特征值及特征向量,最后计算得到各地级市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名,比较各区县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主成分分析法把多个指标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即主成分),在引进多个变量的同时将复杂的因素转化为几个主成分。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归纳如下:(一)计算相关系数矩阵:(二)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首先解特征方程|μI-,|=O,用,可比法求出特征值μi(1,2,…,p),按大小顺序排列,即μ1≥μ2≥…≥μp≥0;然后分别求出对应于特征值μ的特征向量αi(i=1,2,…,p)。(三)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主成分z的贡献率计算公式为:一般选取累计贡献率达70%—95%的原则特征值[9],μ1,μ2…μm所对应的第一、第二、…、第m(m≤p)个主成分因子。(四)计算主成分载荷及各个主成分的得分。主成分载荷的计算公式为:

三、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研究为了描述14个地级市州(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张家界、益阳、郴州、永州、怀化、娄底、湘西州)的农村区域经济综合水平,在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虑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结合湖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实际,选取湖南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一级指标有五个,二级指标有10个,其中二级指标主要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局官网中《湖南省2019年统计年鉴》和《2019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复合计算所得,具体计算方法见表1。在一级指标的选取中,自然资源禀赋主要体现出农业发展的条件,“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农业产出效益”主要从投入与产出两个角度表现出农业发展的水平;“农民生活水平”指标则反映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产业结构”指标反映一个地区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过程,可以通过不断地调整来适应市场发展规律。

四、主成分分析结果

用极差标准化法对选取的10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利用软件SPSS25.0进行主成分分析[10],结果表明其KMO检验值为0.649>0.5,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等于0.000,能够进行主成分分析。由表2可知,第一主成分的特征值为6.475,贡献率为64.75%,第二主成分的特征值为1.362,贡献率为13.6231%,第一、第二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到78.373%,基于一般选取累计贡献率达70%—95%的特征值的原则[9],本文取前2个主成分即两个主成分基本上保留了原始指标的信息,此时将10个原始指标简化到了2个新的综合指标,起到了很好的降维作用。通过碎石图(图2)我们看到当成分数大于2的时候,特征根值趋于收敛,变化程度不再显著。验证了前面提到的用提出的2个新的综合指标解释所有变量是可行的.此时只需要求出前两个主成分的载荷矩阵,见表2。载荷矩阵是主成分与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显示了变量在主成分中的相对重要性的大小。见表3旋转成分矩阵值表示2个成分与原始指标间相关程度的高低。矩阵中代表因子载荷,该绝对值越高表示提出的主成分与原始变量相关性越高。从第一主成分来看,X2、X5、X6、X8、X9、X10的系数较大,因此,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乡村人口占比、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比、人均用电量、单位播种面积农机总动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这些指标有绝对指标,也有相对指标。这些指标客观反映了农业生产能力,因此命名为“农业生产水平”;从第二主要成分来看,X1和X7的系数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土地生产率,认为第二主要成分是农业区域竞争力的生产效率因子,因此被命名为“农业区域竞争力”。然而,从各个主成分所代表的社会意义来看,很难从某一个主成分来确定各地级市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可用前两个主成分作为评价的综合指标,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构造综合评价函数[11]:G=0.6475*G1+0.13623*G2根据上述函数式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可以得到湖南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排名,如下表4所示:根据湖南省14个地级市农业经济实力综合得分,地级市之间农业经济实力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长沙市的农业经济综合实力得分第一,明显高于其他各地级市州,显然是湖南省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处于第一层次;其次是湘潭、株洲、岳阳、郴州和衡阳,综合得分都为正值,可见其农业经济发展总体较为均衡,处于第二层次;娄底、常德、永州、益阳、怀化和邵阳的综合得分小于0,但大于-0.5,是农业经济欠发达地区,处于第三层次。张家界、湘西州综合得分均小于-0.5,是农业经济不发达地区,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经济综合实力相对较弱,未来农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总体而言,湖南省农业经济的区域差异在城市间非常突出,差距仍在扩大。

五、差异原因讨论

(一)区位条件

不同的区位优劣是导致农村区域经济差异的关键因素之一。通常来说,距离大城市近具有更加便利的运输条件,从而拥有广大的消费群体,直接享受到大中城市的所带来的经济红利。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与株洲、湘潭构成长株潭城市群,其所产生的经济效应毋庸置疑。岳阳与长沙相邻,伴有洞庭湖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农业条件十分优越。张家界、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脉自西向东蜿蜒,东南以雪峰山为屏,多位于山区、丘陵地带。总的来说,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最落后,与其他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永州和郴州位于湖南南部,是中部对接粤港澳的前沿地区,也是珠三角产业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最方便直接的路径之一。然而距离省域经济核心地带、省内发达地区以及沿海开发发达地区都有一定距离,其农村经济发展受区位条件优劣和城镇辐射作用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二)制度政策

受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致使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这也是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又一重要原因[12]。主要表现为以现代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城市发展,而农村以典型的小规模农业经济为主;医疗保健、卫生、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较为发达,人均消费远远高于农村地区[13]。这种发展状况是湖南经济结构存在的显著矛盾,也是导致湘西地区农村相对贫困的重要导火索。在落后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的步伐[14]。在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下,湖南经济发展战略、对外开放、资金注入、经济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倾向于相对发达地区。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水平高,湘西州、邵阳、娄底、怀化、永州、张家界各市城市化水平低于以上三市,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条件,农村剩余人口的吸纳带动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化进程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的发展。湘西、张家界、怀化等欠发达地区因湖南省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而失去了许多挑战和机遇。同时,财税政策、产业发展和布局政策等改革政策未能及时在欠发达地区发挥作用,进一步削弱了欠发达地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竞争力。

(三)劳动力条件

教育水平高、学习资源丰富的城市,农村劳动效率普遍较高,边远山区是由于农村劳动知识和农业科技落后,农业现代化水平远远跟不上,促使了差异的形成[13]。农村劳动力是农村发展的主力军,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从事农村经济生产活动的主体,占有重要位置。劳动力结构配置严重影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结构的不合理配置可能制约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素质教育低不利于农村经济活动的发展。因此,劳动条件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六、结论第一,通过将湖南省14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产出效益、农民生活水平、农村产业结构五个方面共10个指标构建湖南省农村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湖南省农村区域经济在发展水平方面差异明显。并对湖南省个地区的农村经济综合实力进行排名,从强到弱依次为:长沙市、湘潭市、株洲市、岳阳市、郴州市、衡阳市、娄底市、常德市、永州市、益阳市、怀化市、邵阳市、张家界市、湘西州。第二,通过对湖南省各地区农村经济实力排名,进一步从区位条件、制度政策、劳动力条件三个方面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因此,只有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促进湖南省农村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同时弥补农村经济较发达省份发展中存在的缺陷,缩小各地级市州的差距。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J].中国农民合作社,2021(03):17.肖兴笛,万珊.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演进与化解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3):210—213.

[2]王海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8(10):8—10.

[3]周玉翠,廖荣华.湖南省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趋势研究[J].经济地理,2004(03):343—346+350.

[4]杜娟.湖北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6]袁芳,朱志玲,吴强强,等.宁夏县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分析[J].宁夏工程技术,2017,16(03):268—273.

[7]杜华章.江苏省县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03):10—18.

[8]韩正午,肖萍.湖南省各地级市农业发展的综合评价[J].南方农机,2020,51(03):73—74+84.

[9]彭妍,周丽.主成分分析在评价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8(20):47—48.

[10]张文霖.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操作应用[J].市场研究,2005(12):31—34.

[11]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12]高耿子.从二元分割到城乡融合发展新思路———中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20(01):108—116.

[13]宋雅青.湖南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14]侯燕.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发展方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7(8):34—36.

作者:陈珈琪 项广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