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财会监督在现代医院经营管理的作用

2021-08-17 21:50:01毕业论文

摘要:新时代下,党和国家赋予财会监督新的使命,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监督中,财会监督为其他监督提供至关重要的支撑。随着医疗行业变革,新医改频频发力,医疗行业正风气反腐败成为实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点课题之一。医疗行业改观念、理思路,使财会监督融入医院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财会监督与医院管理齐步走,是推进医疗改革、提升治理效能、促进永续发展的抓手与杠杆。结合实际分析财会监督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从监督范围、如何监督方面提出建议,使财会监督能更好地服务医疗行业,为医院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财会监督;经营管理;内部控制;医院运营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健康中国”上升成为国家层面战略。近年来,乘着医改政策的东风,各路资本纷纷布局大健康产业,民营医院在数量上已超过公立医院。资本与传统医疗相融合,势必带来监管上的冲击和难度,民营医院面临医疗本质监管之严与业绩运营之难的双重压力。事实上,无论是民营医院还是公立医院,在医疗控费的大背景下,病人资源被重新划分,利益格局重新洗牌,医疗机构如何认清形势、摸清市场、降本增效、突破发展瓶颈,成为医院经营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首要问题。财会监督作为医院经营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全面预算、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防控、绩效考核、效益提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一、财会监督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财会监督是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会监督,顾名思义是指通过财务管理、会计监督等手段达到对特定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合理性进行审查控制的全过程。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飞速发展的今天,医疗集团、医院企业化管理的进程不断加快,与企业内部控制涵盖企业所有经济业务活动一样,现代化医院作为经济和法律主体,必须建立全面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所有医疗业务和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医院采取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相结合的手段,通过健全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流程管控,提高整体财务管控水平。传统体制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人员管理意识淡薄、内控制度体系不完善、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管理层风险意识欠缺等。近年来,医院经营权与实际产权相分离,医院内部控制受到了经营管理层的关注,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医院的财会控制与监督,不断完善财会控制与监督体系,保障医院资产的完整,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统一的监督控制体系明确权责利的划分,实现长远健康发展。

(二)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相辅相成,形成医院“防火墙”

审计监督分为内审监督和外审监督。内审主要是单位内部独立的审计部门或独立的审计专员定期或不定期对财务报表及各类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制度的健全与否,生产经营活动的合规性以及资产使用效率等作出分析和评价,目的是提高组织内部管理水平、会计核算水平和组织的经营效率。外部审计由独立的第三方注册会计师进行,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组织的年度会计报告及附注进行审核、对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出具合法、公允、客观的审计报告,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审计还包括政府审计,主要是主管部门派出专家团队,依照国家政策法规,对单位经济行为纠错防弊,重点查处单位存在的贪污腐败、违法乱纪行为,并进行相应的处罚,以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国家财经法规的严肃性。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合力为医院形成防火墙,将医院运营稳稳并入政府法规与组织制度的轨道中,在医院运营过程中监督运营战略与组织总体战略目标协调一致。财会监督主要监督管理组织内部经济活动,审计监督是对组织会计资料和会计报表等是否合法合规进行监督审查。财会监督是审计监督的基础,是财务管理职能的延伸,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监督审查会计数据达到监管目的。组织应通过建立财务会计目标体系与内部审计目标体系的协同机制,使两者有机整合并实现高效运转,以同时满足内部审查和外部监管的需要。财务与审计协同的主要做法就是加强财会监督,强化资金管控,提升企业资产质量及运营水平。

(三)财会监督是医院风险防控的重要抓手

医疗机构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活动主体,面向特殊的个人客户群体,其客户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日常运营活动中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承担更多的责任。从风险种类角度划分,医院风险主要包括医疗风险和经营风险。医疗风险又进一步包括医患关系风险、诊疗风险、医疗技术风险、医疗质量风险、感染风险等。经营风险包括行业政策风险、发展战略风险、财务管理风险、融资风险等。医院应当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期进行风险识别,根据已识别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预警和风险应对方案。财会监督辐射医院经营管理和提供医疗服务的方方面面,是医院进行风险防控的重要抓手,为医院进行风险管理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有效的途径。财会监督,应监督资金管理风险、固定资产管理风险、会计核算风险、涉税风险、融资风险等。财会监督是医院风险管理的重要“关卡”,落实好财会监督可将风险遏制于萌芽,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可保证医院良性运转。

(四)财会监督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杠杆

经营管理的六大要素分别为:战略制定、科学决策、人财物管理、技术市场开发、财务管理及公共关系。医改体制的深化使现代化医院管理与企业管理一致,需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充分分析市场需求,在目标市场和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关键因素和核心能力分析,进行科学决策,制定医院总体发展战略,通过人财物管理、公共关系管理、财务管理活动落实发展战略,提高医院经济效益,获取利益最大化。一切发展均以解决资金问题为前提,医院经营管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以加强财务管理为核心。财会监督是对财务管理规范化、业务活动合法化、经营成果真实性的监督。加强财会监督有助于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决策、规划、控制的职能,优化经营管理流程,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二、医院经营管理中财会监督的范围

(一)监督全面预算管理

在新医改体系下,医院全面预算被越来越重视,尤其对于民营医院而言,全面预算更是医院健康发展的“咽喉”,而更多的医院在预算执行层面则只“预”而少“作”,对预算执行的分析总结仅停留在简单的数据对比上,缺乏深入挖掘数字背后反映业务实质性问题的能力,使预算管理在医院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深入执行财会监督,可使预算管理能够充分发挥业绩评价、资源配置、经营决策的作用。预算监督是财会监督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应该从预算方法的选择、预算指标的下达、预算制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执行过程的严肃性和精确性、是否存在特殊事项临时预算调整等方面进行监督。有效的财会监督可促进深入执行全面预算管理,使全面预算为真正助推医院发展保驾护航。

(二)监督财务管理

在传统医疗体系中,医院往往“重医疗,轻财务”,医院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相对落后、知识体系更新慢是全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新医改背景下,管理会计被纳入医疗系统财务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要求财务人员懂业务懂管理,做到业财融合。会计监督是落实深化医院经营管理改革的基础,是由传统医院向现代化医院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加强会计核算监督能够保证医院业务核算的规范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严防财务舞弊。从业务循环角度可将医院业务活动划分为医疗与收款、采购与付款等,财会监督应从医院业务循环的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医院按照每日门诊量和床位数确认医疗收入,所有医疗收入均归集到收费窗口,因此,对收费窗口的定期监督和检查,对收费流程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测试是财务核算准确性和医院有序运行的保障。财会监督应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医疗收入确认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收入确认是否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否遵循谨慎性原则。在采购与付款环节,应监督采购活动是否真实发生,采购审批、询价议价、药品出入库管理等不相容岗位是否分离,采购付款是否执行合同约定等。

(三)监督固定资产管理

随着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各医院之间的较量则突出表现为医疗资源的较量,而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分别作为医院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在医疗资源管理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财会监督应贯穿医疗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审查设备购置的必要性、参与设备日常管理与维护、监督科室对设备的使用状况、评估设备报废清理的剩余价值。从大型医疗设备招标采购、设备使用周转率,设备创造收入价值等多维度进行监控。在医院固定资产普遍实行信息化管理时,还应注重监督测试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如: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关键节点的自动取数规则、对系统自动生成数据和报告的人为控制、程序和数据的访问和更改权限等,防止人为更改管理系统,损害固定资产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而损害固定资产完整性。

(四)监督绩效管理

新医改政策背景下,绩效考核被纳入现代医院管理建设不可或缺的维度之一,是医院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增长转向精细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医院实行全方位综合管理的催化剂。绩效管理制度关系医院全体员工切身利益,有效、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可引导员工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自主性、创新性,提高医疗效率,提升服务意识,进而提升医院整体的运行效率,为医院发展创造不断完善的有序、良性循环。加强医院绩效管理中的财会监控力度,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绩效管理制度,加快建设融入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的创新医院的步伐。财会监督应从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与分配执行情况两方面进行,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时,财会监督应重点关注考核制度的完善性,考核方式的可执行性,考核指标设置和权重分配的合理性,岗位系数的准确性和匹配性等,同时监督绩效分配过程中对相关考核数据获取是否完整、计算是否准确等,以及存在明显显失公平的现象等。

(五)监督融资风险

近年来,国家对医改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药品零差率政策、医保控费政策逐步落地实施,导致医院医疗收入严重下降,造成医院经营问题频出,经营风险骤增。医院内部留存收益已远无法满足日常运转和进一步发展的资金需求,无论公立医院或民营医院,对外部融资渠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医院外部融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发行权益性证券、发行债券等,杠杆资金进入医疗领域改变了医院的资本结构,使财务风险明显加剧。因此财会监督在医院融资活动中起到了“守门员”的作用,通过财会监督可进一步严格把控融资风险,避免过度杠杆带来的生存危机。财会监督在医院融资活动中需关注“向谁融资”和“融资多少”,监督融资方式是否符合优序融资理念,精确测算不同借款类型的融资成本。此外,财会监督还应关注融资规模,保证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偿债能力,控制举债规模,防止资本弱化,做好贷后资金的使用监督与评价。

三、医院经营管理加强财会监督的措施

(一)深化意识,建设团队

财会监督对医院长远发展具有深刻意义,医院管理层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应紧跟时代步伐,摒充传统观念,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在医院运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医院整体财务监控模式的建立,以本院院情为出发点制定财会监督制度,组织全院范围内深入学习,将财会监督精神传达到每个岗位,将财会监督全面落实到医院运营的细枝末节处。摒弃陈旧、落后的监督管理观念,鼓励创新监督模式,组织具有财务管理、医院运营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成立专门监督小组,建设一支专业、高效的监督队伍。

(二)细化分工,强化问责

为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根据业务活动严格制定适用于本院的权责划分办法,明确细化各层级、各科室、各岗位的具体分工和责任,严格按照权责划分办法执行工作,通过岗位控制达到控制监督目的。强化内部控制,加大奖惩力度,避免出现推诿扯皮、无人担责的不良现象。坚持权利与责任相对应的原则,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坚持监督与法律法规相衔接原则,坚持全体员工互相监督原则。

(三)完善制度,注重内审

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建设包括良好的企业文化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明确控制活动,加强内外部信息与沟通,持续内部监督,评估控制缺陷并持续改善。医院根据自身实际运行情况,在充分分析内部环境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完善内部监督管控制度。适当地进行突击性内控测试,实事求是、客观地揭露内控不足,对暴露的控制缺陷认真分析,及时纠正,加强医院整体内控监督水平。内部审计部门为促进医院良性循环发展设置了一道关键隔离带,然而实务中,内审部门形同虚设,内审制度流于形式,医院管理层应重新认识内部审计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自我监督作用,有效保证内审的相对独立性,扩大内审部门的职责范围,将内部审计的监督效用真正发挥到业务循环体系中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会计行业也由传统财务会计不断向管理会计转变。近年来,我国企业从传统式粗放型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过程中,财会监督尤为重要,构建完善的财会监督体系是优化内外部经济环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社会经济良性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红.持续改进绩效考核管理在医院考核中的应用[J].财经界,2020(10).

[2]胡少先.加强财会监督的思考与建议[J].财务与会计,2020(08).

[3]刘燕.新形势下医院的财务管理与监督[N].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0).

[4]周晶华.公立医院融资途径及融资风险控制的相关思考[J].财会学习,2018(12).

作者:王娟 单位:西安国际医学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