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融媒体精品选题多形态生成分发路径

2021-08-26 17:40:01毕业论文

【摘要】媒体融合背景下,媒体产品的生成与分发路径变得多样化。南京广电集团在精品选题生成与分发路径上,统筹考虑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形式,针对不同场景和需求提供内容。本文以南京广电集团作品《在武汉》为例,探索融媒体精品选题的多形态生成与分发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精品选题;多形态生成;多形态分发

媒体格局的变化,带来了媒体生态的改变。南京广电集团通过顶层设计发力,从管理体制、生产运营机制上重建“采编播发转”全流程,全方位转型,从理念、观念、行动上体现硬实力。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各传播平台实现互动互通互融,“多形态生成”路径日渐完善,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广覆盖的主流舆论阵地。在“2021长三角白暨豚原创网络视频大赛”启动活动中,南京广电集团作品《在武汉》荣获江苏省网络视听新媒体十佳栏目(节目)奖。另外,《在武汉》分别获得江苏广播新闻奖连续(系列)报道一等奖、江苏电视新闻奖连续(系列)报道一等奖。同一选题、同一素材源生成了广播、电视、新媒体三种样式产品,囊括三个领域的奖项,《在武汉》在精品选题多形态生成方面作出了较好的探索。

一、“多形态生成”路径,从“单一”到“融合”

(一)一次采集多种生成,树立“多形态生成”思维

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媒体报道不再是“分割式”运作,以往的线性内容生产已转型为全媒体生产。在南京广电集团融媒新闻中心统一调度下,同一选题,尤其是精品选题,会被制作成短视频、图文、广播消息、专题、电视消息、专题等多种形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南京广电集团特派武汉采访的全媒体记者打造的全媒体产品《在武汉》,线下电视、广播播出,线上全网融合推送。在素材开掘上,《在武汉》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典型案例,广播、电视、短视频等多种形态报道均取材于特派记者在武汉37天采访积累的近万分钟素材。这些素材,除了发布动态新闻报道之外,还能如何“物尽其用”?国家广电总局于2020年11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提高精品内容的持续供给能力,从创作生产的源头发力,做精做强做专全媒体产品,不断创新新闻宣传和文艺宣传。《在武汉》主创团队以精品项目生产为主抓手,本着“多形态生成”的思维,从素材中精选难忘瞬间、典型人物,以系列报道形式聚焦援鄂医护典型,讲述逆行温情故事,致敬抗疫凡人英雄。《在武汉》系列报道首先以短视频形式在移动端牛咔视频APP,《直播南京》抖音号、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首发,随后大小屏联动,在南京电视台新闻栏目《直播南京》、南京新闻综合广播新闻栏目《听见》播出,此外,还与南京市政府官方网络平台南京发布、新华社客户端等权威机构合作推广推送,以全媒体手段,立体化传播,形成强大的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全网阅读量超4000万。

(二)融媒新闻中心统一调度,打通“多形态生成”路径

《在武汉》之所以能实现“多形态生成”,得益于南京广电集团融媒新闻中心打通的“多形态生成”路径。作为打造新型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的责任主体,南京广电集团融媒新闻中心已形成广播、电视、“两微一端”、快手号、抖音号等全媒体传播平台,构建起全媒体传播矩阵、全媒体采编播业务流程,重塑内部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在发稿路径上,南京广电集团融媒新闻中心打破声、屏、网、微、端平行运作的架构,选题共享、素材共享、融合采制。该路径从新闻记者报选题阶段开始,就由多端口、多平台值班主任定制发稿样式,以便新闻记者在采制阶段顾全各传播平台发稿特性,生成多形态报道。随着媒体融合不断深入,“中央厨房”模式强化了新闻记者的互联网思维、融合意识,提升了融媒体产品生产能力,新闻记者已成“多面手”。融媒新闻中心层面的统一调度,整合了人力、物力,降低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新闻记者只需在一个文稿系统中,分别提交短视频、电视、广播文稿,各平台根据各自特性、要求,制作分发,形成多元化、多层次传播。鉴于节奏快、轻量化的短视频越来越受认可,电视新闻栏目直接引用移动端短视频报道已成常态。南京广电集团融媒新闻中心在日常报道中实行统一管理、调度。2020年11月,武汉一名七旬老汉在新冠肺炎治愈后,从武汉出发,骑行到南京面谢曾救治他的医护人员。南京广电集团融媒新闻中心统一调度,派出新闻采集部人员采写广播电视、新媒体报道,并派出专题部人员在医院现场访谈,制作专题。最终,这一精品选题同时生成了广播电视消息、专题、短视频、微信图文等多种形式进行分发推送。该报道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同步播出,在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频、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号等分发,形成全媒体报道声势,社会反响热烈。

二、“多形态分发”传播,拒绝“复制迁移”

“多形态生成”路径让新闻生产更便利、更集约,但简单“复制迁移”难以实现“多形态分发”传播效果最大化。在媒体融合实践中,电视、广播、新媒体等传播平台语境不同、适用规则不同、制作手法不同、表现方式不同,新媒体短视频不是电视报道的“复制迁移”,广播报道也不是转录电视报道的声音就可以的。南京广电集团融媒新闻中心在报道采编发的实操层面,统筹考虑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形式,针对不同场景和需求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

(一)坚持“内容为王”

无论传播渠道衍生出千万种,内容始终是“核心”。各传播平台均欢迎原创作品、独家报道、高质量信息,也都渴求创新力与感染力。当下,“内容为王”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广电媒体要颠覆性转变内容的表达方式,贡献新的表达方式及新的表达方式下的新内容,不做快餐式新闻,要呈现给受众有深度、有温度的民生新闻报道。[1]以《在武汉》为例,即便是生成了电视报道、广播报道、新媒体报道等多种形态,仍始终坚持精品项目思维,内容上以小切口切入,精选优秀典型和感人瞬间,通过医生、患者、志愿者等讲述,展示江苏、湖北携手抗疫的温情大义。如,第二集《治病更要医心》讲述武汉同济医院光谷园区一名患者在疫情中失去多名亲人,成为南京医护团队的重点关注对象,来自南京的医护团队在对他进行医学治疗的同时,还关注其心理问题,多方鼓励、全力疏导,既帮助他战胜病魔,又战胜心魔。在讲述视角上,既倾听医护人员的真情讲述,又关注第三方的另眼观察,让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更可亲、可感。这些有深度、有温度的元素在多形态报道中均有呈现。

(二)根据平台需求取舍素材

“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涉及各传播平台之间的报道转化。从客观角度出发,广播报道没有画面,无法直接转化为电视报道,因此,电视报道转化为广播报道成为较常见的“路径”。如,《在武汉》广播报道就是在电视报道已初步形成“半成品”的基础上二次加工的。在转化过程中,记者发现,电视报道更多用画面思维“谋篇布局”,而广播报道则侧重以声音为线索“排兵布阵”,因此,转化时从标题、导语、要素等均需有针对性地修改。在电视报道中,场景画面,细节抓取,一个镜头一目了然。如果将电视报道的声音直接“复制”到广播报道,就会造成场景、细节缺失,缺乏画面感和感染力。此时,广播报道必须增加解说、现场音响,去描述场景、细节,赋予广播报道画面感。如,《在武汉》第三集《当好患者的家人》电视与广播版报道的素材取舍差异明显。电视报道一开始,以一组纪录式镜头,跟拍了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吴林珂凌晨从驻地出发、乘班车赶往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进行早交班、将生日祝福画在防护服上、进入隔离病房给患者生日惊喜等。这一系列流程在电视报道中以字幕加采访同期的形式呈现,节奏快、可看性强。可是,广播报道如果在电视报道基础上加解说,会显得赘述,不加解说,又完全听不懂。因此,广播报道删除了这一整段流程性内容,直接从病房内护士们给患者过生日的现场同期声切入。如,《在武汉》第五集《老将挂帅》,电视报道一开头,以两行字幕交代场景,用镜头展示医生现场交接、进入隔离病房查房的过程。广播报道则把镜头语言全部转化为文字解说,加以描述。在素材取舍上,电视报道视画面为第一要素。注重细节的抓取、对于采访对象的延展话题,若没有画面,即便对方讲得再好,也只能“忍痛”舍弃,而广播报道所受约束相对较少,只要新闻记者观察仔细、现场音响鲜活,即可选用。因此,在媒体融合报道“一次采访、多种生成”的过程中,对于画面感强的事件性报道,尤其是精品广播作品制作,应充分考虑广播特性,二次加工,放大声音优势。在媒体深度融合实践中,新媒体短视频与电视报道的叙事风格、操作手法的差异也日渐清晰。新媒体短视频有着自己的语言逻辑、传播逻辑,绝不是电视报道的复制迁移。传统电视报道,由正文配音和采访同期声组成。而新媒体短新闻求新求快,经常不需要解说,甚至不需要采访同期,只是运用新闻事件本身的现场视频,加上字幕,配以合适的音乐、音效或特技,即可传播。传统电视新闻,拍摄和采访不可或缺,有时为了找到采访对象,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相比短视频,制作周期更长。从表达效果看,新媒体短视频在产品形态上突破了原来的文本范畴,更多运用视频、3D动画、图片、音频等互联网元素,增强用户黏性。这些媒体元素的结合是为了讲好一个故事,文字的优美、视频的精良、图片的再现、动画的真相模拟、音频的现场感为受众呈现了不同的体验。[2]《在武汉》的新媒体短视频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呈现,“轻量化”表达,结尾加上特派武汉记者的采写感悟,更侧重交流感、互动性,更符合融合类报道需求。

三、结语

报道的“多形态生成”,最终还是要落到“人”的身上,新闻记者是全媒体发稿矩阵的“主力军”。近年来,“多形态生成”的融合思维渐入人心,但怎样能“生成”得出彩?这需要采访一线的新闻记者沉下心来思考、琢磨。这也需要考核配套机制的完善配套,鼓励新闻记者用心转化,而非应付任务式的“复制迁移”。只有尊重各传播平台和受众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加工,才能使内容彼此嵌入、各有侧重,互相不可替代,各自出彩。

作者:杨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