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期刊编辑视角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探讨

2021-10-08 20:39:28毕业论文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1]。《意见》还强调,要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1]。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既是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学术论文既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表现形式,也是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期刊编辑的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问题成因及策略等进行探讨,为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写作提供帮助和规范,以期提高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专业表达能力。

一、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常见问题

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的专职编辑,笔者在多年的审稿工作中发现,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论文有鲜明的、丰富的个人认识或见证叙述,但缺乏学术论文的规范表达。学术论文除了个人认识、见证叙述外,还要进行逻辑论证。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常见问题有:一是理论不自恰,主要表现为有实践无理论,或者理论表达不完整;二是实践不落地,主要表现为有理论无实践,或者实践操作性不强;三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主要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关性或因果关系不明显。

(一)理论不自恰

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理论不自恰,主要有两种具体表现。一种是论文内容多是教育教学中的个人认识或见证叙述,并没有对个人认识或见证叙述作理论提升,未揭示出客观事物的本质或规律。比如,关于“丛林造屋”的论文,原文只是描述了幼儿“丛林造屋”的游戏过程,作者没有阐述游戏的设计理念、游戏的价值,也没有对幼儿完成游戏后进行经验总结或问题反思。另一种是论文中有理论视角,但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理论视角的功能不明显,抑或只是作为一个独立词语存在。比如,《体教融合理念下高中排球教学改进措施研究———以发球与接发球为例》一文从学生发球、接发球技术是体教融合的重要任务,做好体教融合需要教师转变思路,做好体教融合还需教师在教学之外主动作为三个部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进行论述,但“体教融合”这一理论视角仅在引言的第一句话以及各层级标题中有所提及,它的内涵、特征或价值等未做单独论述,对教学实例的分析也没有体现“体教融合”的理论。

(二)实践不落地

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实践不落地,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论文内容多是中宏观的理论批判或愿景号召,没有实践支撑。二是论文中学术观点或理论表达的实践指导性不强,或者转化成实际行动的困难较大。比如,论文《后疫情时代,学校立德树人的五件事》,作者认为学校应在学生价值观教育、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学生生命生态教育、学生公民教育、学生诚信教育五个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应对新冠疫情或其他重大灾难性突发事件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全文的表述仅是作者的个人认识或抽象的理论叙述,没有客观事实或典型案例予以支撑。如果说“五件事”的执行主体是学校,那么学校如何让这“五件事”以实际行动落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作者没有具体阐述,原文的实践价值不明显。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

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中的理论与实践脱节,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论文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明显,二是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性不强。比如,论文《均衡分班背景下基于质量提升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的实践与思考》,先从国家相关政策中解读出,均衡分班背景下如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应成为教育教学管理者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正文从均衡分班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的具体举措,以及均衡分班背景下学校存在问题的反思及改进措施,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原文的论证结构并没有围绕研究问题(如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设计,正文的实践描述与研究问题、理论观点不相符,这种脱节的、明显的割裂关系,使论文呈现出一种松散的、自由的写作样态,违背了学术论文的规范要求。

二、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学术论文写作是一种致力于表达观点,并对观点进行清晰的、逻辑的论证的写作体裁。笔者结合自身的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在多年审读稿件中,发现造成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写作的核心不同

传统语文教育中的文本以创意写作为核心,多谈故事与诗歌,少谈论证与逻辑[2]。创意写作的核心是文采与故事,学术写作的核心是论证与逻辑[2]。中小学教师的写作训练始于创意写作,写作内容多是故事与诗歌,故事与诗歌的语言和风格是开放的、自由的、灵活的、新奇的。学术论文的核心是论证与逻辑,要求中小学教师的写作是提出论点(论题),用论据证明或否定论点(论题)的论证过程,论证的结构要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结论要真实、有效。

(二)逻辑思维形式不同

教科书与中小学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既是中小学教师成为教师前的学习工具,也是成为教师后的教学工具。教科书的特点是一、二、三平行罗列,是一种平行逻辑的表达形式。学术论文的特点是向前推进,讲究的是论证与逻辑。两者就表面特征而言,教科书是横的,学术论文是竖的。

(三)错误参照写作范本

教科书作为中小学教师学习和教学的工具,而有的教师却误把教科书当作论文写作的范本。此外,工作总结和工作报告的撰写也是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两者的内容表达都重在说明工作是如何完成的,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学术论文是研究成果的表达,是聚焦问题而展开的研究过程及结果的呈现,重在研究过程和结论。

(四)论文写作训练不够

很多中小学教师接受学校教育时,对学术论文中的基本要素,如研究选题、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专业的、系统的知识学习较少,没有打下良好的学术写作基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小学教师会定期参加一些学术写作培训,但这些培训更多的是对学术写作的内涵、价值、原则等理论层面的探讨,针对中小学教师在论文写作中,包括研究选题的选取、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的使用、研究视角的确定等分层分类的专业、系统培训较少,培训内容多是一些泛化的、操作路径不清晰的中宏观介绍。学术写作是一项实践活动,中小学教师要把写作培训中的抽象表达,内化到实际的论文写作中,需要经常地进行论文写作,在写作实践中提高论文写作能力。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重心是教学,论文写作只是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是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而定期完成论文写作。有的中小学教师的写作基础比较薄弱,写作实践比较少,学术写作训练不充分、不充足。

(五)论文形式不规范

中小学教师面对名目繁多的期刊,因各期刊的办刊理念、定位不同,对论文的风格、体例等有不同的规范要求,遵循哪种写作规范,选择哪种论文体例,采用哪种论证逻辑等,部分中小学教师没有找到一个标准的、统一的参考范本,影响了论文写作中理论和实践的表达,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论述。

三、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写作策略

要解决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中出现的理论不自恰、实践不落地、理论与实践不统一等写作问题,需要在探究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明确学术论文要有理论视野,确保实践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帮助老师们规范地表达学术论文,准确地反映个人所思所想,提炼教育教学成果,以反哺教育教学工作,丰富学术研究的成果。

(一)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要有理论视野

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中有理论视野,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要对论文中呈现的事实、经验、案例等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它们背后的本质或规律,形成具有指导意义或普遍性的理论表达。二是论文中选取学科理论、社会流派等作为研究视角,阐释研究问题或论点。研究视角在论文中呈现为理论指导型、融合型和框架型,老师们应结合研究问题或论点,思考采用研究视角的类型进行论文写作。比如,《教育评价变革背景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框架研究》一文,以国际教育评价变革为理论背景,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根本依据,构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框架,以期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提供参考[3]。该文采用理论指导型和融合型结合的方式,设计论证结构和分析论证,并在分析论证时对事实、经验或案例等总结提炼,形成理论认识,得出研究结论。

(二)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要实践落地

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要实践落地,主要表现为论文中要选择事实、经验、案例等,证明或反驳研究问题,支持或证明论点。比如,《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女性化’现状、成因与对策》一文的论证结构从现状、成因与对策三个研究维度展开分析论证[4]。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女性化”现象的现状及成因展开实地调查,获得定量和定性数据作为论文的实践内容,并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展开分析论证。

(三)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要理论与实践统一

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中的理论与实践统一,主要表现为理论与实践的耦合度,具体来讲就是理论阐释实践,实践支持或证明理论,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彼此渗透的关系。比如,《数学开放性问题和平行任务的设计:处理数学学习差异的一种途径》一文,先对差异化数学教学具体做法进行介绍,再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最后带给一线教师一些启示和思考[5],原文的分析论证形式就是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体现。基于个人从事多年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笔者对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写作中的问题总结与归因分析、写作策略的提出具有个人认识的局限性。随着教育研究环境的变化,教育科研政策的更新,中小学教师论文还会出现其他的写作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也会有变化,写作策略也要常变常新。总之,学术论文的写作是一场持久战和攻防战,需要中小学教师常思、常写,在实践中学会写论文,在实践中提高学术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