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发展趋势

2022-01-05 00:50:01毕业论文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驱动,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逐渐提升。在信息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交汇期,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重要契机,将数字经济作为农业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文章阐述了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赋予农业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今后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字经济;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三农问题是我国关注的焦点,如何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转型,已成为国家振兴的核心问题。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发展,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撬动经济增长的新杠杆,是振兴全球经济的重要渠道。据此,我国要应势而立,因事而为,瞄准数字化经济这个载体,抓住数字化产业、产业数字化的机遇,赋能农业经济发展,形成高效、可持续、公平、安全的农业经济发展形态。

1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及赋能农业的现状

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的报告,中国已经基本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据2019年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5.8万亿元,已经占据GDP总量的36.2%,同比增长1.4%,若基于可比口径核算,其增长幅度达到了15.6%,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力,其实践地位也获得有效凸显[1]。当前,在网络信息技术与经济产业的融合中,基本构建出全新的经济体系,包括不见面审批、云上签约、5G远程医疗、智能工厂等,均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产物。另外,在《白皮书》中还首次提及基于“四化”的数字经济框架,包括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等内容。应通过挖掘农业中所蕴含的商业价值,完成数据产业体系的构建,增强数字信息挖掘和应用能力。虽然我国已经进入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但仍未彻底摆脱传统农业大国的定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仍然存在。因此,应当持续重视数字经济的产业转化,力求通过数字经济与农业发展的融合,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跃升,改变农村滞后的经济发展面貌。根据统计显示,我国农业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3%,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其幅度比较微弱和迟缓,与国家经济实力发展不相匹配,需加大农业数字经济占比。据我国农村农业部预测,到2025年农业数字经济增加值将有望突破15%,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数字经济管理模式,开辟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全新路径。

2我国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2.1资源配置平衡高效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今后需要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作为核心力量,借助整合、聚焦、创新等举措,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发展资源,进而将数字经济与生产模式、商业模式契合起来,在发展中不断完善[2]。因此,数字经济的发展需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一是相关人员从思想上正本清源,摒弃传统重硬件轻软件、重规模轻质量的思想,依托数字经济技术,综合分析农业经济中内、外部环境资源,科学有效地分配人力、财力、物力。二是深入剖析当下数字经济发展问题,结合国情制定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全方位地了解和把握农业资源储备情况和结构,具有针对性地制定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方针和政策。三是着眼未来发展趋势,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积极投入人力、物力,不断加强西部、中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借鉴成功的数字经济发展经验,优化整合资源、技术、人才,为我国农业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四是多方面、多渠道考虑周边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情况,推动我国数字经济产、取的转移和入驻,最大化地发挥数字经济在农业经济中的辐射效益,保障我国农业数字经济的稳健长远发展。

2.2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当前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为更好助力我国农业数字经济发展,一是可以依托大数据技术,科学预测农业经济整体发展方向,充分考虑电子商务、社交应用、移动支付、共享出行的特征,根据国情和数字经济发展形势,制定具有较强容错性、约束性的制度体系。二是要从思想意识层面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多方面、多角度考虑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以推出具有针对性、强制性、约束性、法律性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与此同时,还要构建农业经济发展的风控体系,重点加强产业布局、生产管理及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的监测管理力度,让数字经济发展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得以降低。三是深入研究“新零售”的典型案例,总结成功案例的经验进行产业创新,并将数字技术有效融入到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市场分析等方面。研发全新智能移动终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构建跨空间、跨区域等全新的跨界融合发展平台,为今后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全面升级我国农业数字经济的产、取价值链,逐步实现我国农业数字经济由用户端向生产端的转变。

2.3不断探索特色发展路径

在产业化、合作化、规模化特征下,当今农业经济更加注重特色化发展。一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全面精准分析数字生产引导、发展资源的作用,重点关注农业经济前沿信息和数字经济背景下各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实现数字经济产、取的融合和无缝隙对接[3]。与此同时,针对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的演变,应结合技术优势加强农业数字经济创新,将数字经济与现代技术充分融合,打通与5G通信、物联网、区域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之间的通道,使数字经济能够全方位向农业经济渗透。加强数字经济的覆盖性、科学性和持续性,开辟全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渠道。二是立足于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形势,注重农业经济结构与数字技术层面的结合,强化研究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前瞻性的执行系统、仿真测试工具、设计开发工具等,通过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构建,形成完善的数字经济发展体系,实现在技术层面上的创新融合,进一步契合未来农业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三是针对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短板与结构性问题,注重对先进经验的借鉴和学习,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合作,互利互惠,取长补短,加强经济与技术之间的优势迁移和成果转化,如在生物基因、大数据、区域链、物联网等领域进行合作,并依靠我国在机器人、3D打印、智慧农业等方面的优势,全方位、立体化夯实并推动农业数字经济的扩展基础,不断为数字经济赋能特色农业注入新动能。

3参考文献

[1]江小涓.“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与治理重点[J].上海企业,2020,455(10):68-69.

[2]张伟东,王超贤.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态势及应对策略[J].中国国情国力,2020(10):22-24.

[3]胡茜.基于共享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924(15):139-141.

作者:刘传 单位: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