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学校德育与思政课协同创新研究

2021-01-09 02:00:01毕业论文

[摘要]促进德育活动与思政课相互协同,要以思政课为核心,德育活动为拓展,双管齐下,协同育人。要对标思政课育人要求规范德育活动实施方案,借助德育活动贯通德育场域,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并将德育活动评价作为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明确评价方式与具体指标。

[关键词]道德角色;德育活动;协同创新

德育活动与思政课相互协同,是形塑学生道德角色的双翼。德育活动渗透在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等多个育人体系之中,是连接家庭、学校、社会的重要活动载体,与思政课等德育课程同向发力,共同构成了学生道德角色形塑的重要力量。思政课等德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道德角色的“认同标准”,德育活动则通过实践体验为之提供正向反馈。因此,要采用系统分析的思维,从德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效果评价等方面,探索德育活动与思政课协同创新的有效路径。德育活动的定位与功能德育活动是承载道德角色形塑功能的各类活动,具体指学校面向学生及相关人员开展的,以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等为主要内容,有明确目的、系统规划、科学组织的,区别于课程的活动载体。德育活动既可以作为思政课等德育课程的教育载体,也可以作为课程以外学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德育的“第二课堂”,涵盖了包括主题教育活动、社团活动、仪式活动、社团活动、节庆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德育活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贯穿了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等多个思政工作体系,是连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政课是德育课程的核心,德育活动则贯穿课程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三个层面,既是思政课等德育课程的拓展,又与思政课互为补充、相互协同,是德育课程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从定位上看,德育活动是思政课及其他德育课程的延伸与拓展。不论是以课程作业形式布置的德育活动,还是学校组织的其他德育活动,都同思政课一样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因此,德育活动的目标、内容与思政课具有一致性。从功能上看,德育活动与思政课及其他德育课程具有互补性。在内容形式上,德育活动更加注重德育的实践性,与思政课注重理论性相比,既有所差异又相辅相成。教师通过形式丰富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运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并用以解决现实问题,使课程德育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拓展。在评价方式上,德育活动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为学生评价的多元性提供了很好的补充。道德角色形塑:德育活动与思政课协同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从社会化角度看,表现为学生道德角色的形塑与生成过程。以思政课为核心,德育活动为拓展,双管齐下,协同育人,才能较好地塑造学生的道德角色。

1.德育活动为思政课营造的“认同标准”提供正向反馈

从社会化理论来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可以理解为对学生道德角色的全员全程全方位形塑,是“知行合一”的结果。当代的身份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对其身份的反馈,来巩固或改变其道德角色认知,进而逐步形成特定的行为模式。“认同标准”产生个体的道德行为,社会环境的正向反馈能巩固先前的认同标准,而负反馈则促使个体对认同标准进行修正。道德角色的形成,必然是个体认知外化为道德行为,并在外界反馈中巩固或修正的结果。思政课为形塑学生道德角色提供了“认同标准”,而“认同标准”最终要导向道德角色形成,则需要道德行为在社会环境中获得正向反馈。从道德角色形塑的角度来看,通过课程讲授,为学生道德角色形塑提供了认知层面的基础,而道德行为在社会环境中的养成,则需要其他条件将“认同标准”转化为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德育活动凭借其体验性、社会性的特点,将道德行为的养成同家庭、社会等场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经过科学和有针对性的设计,就能有效地将“认同标准”转化为道德行为,与思政课共同形塑学生的道德角色。2.德育活动以“主知型”和“主行型”两种形式发挥协同作用从道德角色构建的“知”与“行”两个维度出发,可采用以“知行合一”为核心的框架对育人效果进行整体性评估。在“知”的维度,是道德内化过程,在“行”的层面,则是道德外化过程。以“知”“行”两个维度的互动,可将德育效果呈现四种类型:一是知行合一模式,即学生在认知和行为层面均达到预期,是德育效果的最优体现。二是文化标签模式,指学生仅在行为上通过“模仿”符合道德规范,但主观上未必完全理解和认同相关的道德标准。三是道德资本模式,指学生经过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但在行为上呈现多样化表现。四是知行分离模式,指学生在认识层面尚未达到德育要求,行为层面亦未实现道德外化。不论是思政课等德育课程,还是德育活动,其效果目标都是促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课程德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可以看作促使学生由“知行分离”经由“文化标签”或“道德资本”的路径,达到“知行合一”的过程。受制于传统课堂教学空间的限制,思政课等德育课程虽然能兼顾学生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但重点是以讲授为主构建学生的道德认知,是学生形成角色认知的重要来源。而在道德行为培养方面,课程讲授需要依靠德育活动等其他载体来补充。德育活动的实践性、体验性,恰恰为提升课程德育效果提供了帮助。从实现知行合一的两条路径来看,“主知型”的德育活动,通过生动的体验进行文化宣传,进一步强化了“知”的层面,由知促行,促进学生道德角色沿着“知行分离道德资本知行合一”的路径转变,是德育由内而外的过程。“主行型”的德育活动,则要求学生亲身实践,着重强化“行”的层面,以行促知,促进学生道德角色沿着“知行分离文化标签知行合一”的路径发展,是德育由外而内的过程。协同策略:制定德育活动实施标准德育活动与思政课的有效协同,目的是使德育活动为思政课构建的道德角色“认同标准”提供积极反馈,从知与行两条路径,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三个领域中形塑学生的道德角色。为此,需要通过有效的顶层设计,改变学校德育活动相对松散的现状,使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更加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为此,应当匹配思政课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课程要求,形成德育活动实施标准,促进德育活动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实施。1.对标思政课育人要求规范德育活动实施方案思政课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向性、科学性、功能性,依赖于不同学段课程标准的整体性设计,也依赖于教材内容的一体化制定。德育活动是思政课向学校、家庭、社会的拓展,但由于缺乏类似课程的规范化实施要求,活动开展往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活动主题与思政课配合度不高。以思政课对各学段的培养重点为指引,德育活动实施亦要实现分层分类,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落实到操作层面,则要从学校育人的整体导向和特色出发,建立学校德育活动实施序列,每个活动的目标之间要按照学生的教育规律、认知规律,形成逻辑链,从整体上形成育人合力。

2.借助德育活动贯通德育场域

道德角色的有效形塑,难以单单依靠学校教育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是学生道德角色形塑的必由之路。其一,可以借助德育活动实现学校德育理念向家庭德育的反哺。在社会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之间既密切相关,又存在差异和冲突。通过德育活动的有效实施,能帮助学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哺到家庭,不仅实现对学生道德角色的形塑,更有可能更新家庭的道德观、教育观等文化观念。其二,可以依托德育活动实现对社会资源的精细化开发与深度整合。德育活动从校内走向校外,学校为了丰富活动载体,提升活动的吸引力,进一步整合了多方社会资源,深度发掘了社会资源的德育功能。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都试图结合所在区域的社会文化背景,有选择地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德育活动。一种形式是引入社会人力资源,通过兼职教师、社团指导老师等制度形式,让校外专家、民间技师“走进来”。另一种形式是通过对纪念馆、百年老店、历史文化建筑等各类社会场馆的精细化分类,深度开发社会德育资源,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等方式“走出去”。

3.将德育活动评价作为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

在宏观层面,德育活动评价要以适当方式纳入学校评价体系。德育活动与思政课等德育课程相辅相成,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学校需要提高对德育活动评价的重视程度,可根据不同学校的工作基础、资源优势、学生培养目标,建设德育活动育人体系,以适当方式将德育活动用适当的方式纳入学校管理体系。要设置相对独立的、具有实际效力的德育评估机制,体现德育活动在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中的价值。如针对不同类型的德育活动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并将其评价结果纳入升学指标、评优指标、奖学金评价指标等具有实效的指标体系中。从德育活动管理人员的考核来看,要重视德育活动管理人员及教师队伍的培养,形成专门团队,通过专业引领、合作互助等方式,合理设计、有序开展各类德育活动。同时,细化教师指导德育活动的绩效目标和考核标准,将之作为教师教学工作量、工资分配、职称晋升和岗位评聘的依据之一。此外,也要结合各学校教育实际进行制度设计,为德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对获得显著成绩的德育活动相关个人予以表彰。在微观层面,德育活动要明确评价方式与具体指标。德育活动在目标和内容上要对标思政课,采用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式,对活动设计、活动实施、活动影响力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第一,德育活动作为思政课的延伸与拓展,要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考察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德育活动的主要功能是在学生领会了课程传授的角色“认同标准”后,考察他们对道德认知的践行过程。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实际的参与过程、行为表现应当成为德育活动评价的重点。可以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和人工智能技术,跟踪记录德育活动全过程,通过对学生“数字图像”的分析与处理,提高德育活动评价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第二,德育活动评价要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可以采用量化指标和质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量化指标应根据规范化的德育活动实施标准,将德育活动的目标达成、时间周期、活动人员、制度保障等进行编制。质性指标方面,可以兼顾不同地区、学校的特点,记录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和在不同环节的表现。通过量化与质性指标相结合,形成一个纵贯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的“德育档案”,真实记录并科学反映学生道德角色的形成过程,为进一步优化学生道德教育的个性化方案提供基本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1).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3]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1).

[4]翁铁慧.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架构与实践路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

[5]高国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9(5).

[6]高德胜.德育如何实现“大中小一体化”[N].中国教育报,2019-4-10(9).

[7]辛治洋.从道德态度到道德能力———兼论道德教育实践的改进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20(4).

作者:张凤池 单位:1.上海师范大学 2.上海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基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