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影视剧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方法

2021-05-11 11:50:01毕业论文

摘要:《影视鉴赏》是各高校开设的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在这门课程中的中国(内地)电视剧鉴赏部分的讲授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对电视剧中的人物剖析。结合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为例,《影视鉴赏》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关注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从文艺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内地)电视剧中的人物进行剖析,对戏里的人物及戏外的同类型人物予以探析,在寻找差异的过程中从更高的层面来解读“影视”这一被大众广为接受的文化现象,以达到拓展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的目标。

关键词:影视剧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方法

一、《影视鉴赏》教学中对人物形象的鉴赏

《影视鉴赏》教学中,在鉴赏影视剧中情节、品味影视剧语言的基础上,不应忽影视人物形象的鉴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一)欣赏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教师要让学生关注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以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这一人物进行剖析为例,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课前给学生发布预习课件,课件部分布置学生看一段电视剧《红楼梦》的视频,教师提出相关问题,例如林黛玉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专家学者在影视评论上发表的关于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这一人物的看法有哪些?引导学生收集相关材料,总结出林黛玉的主要性格特征,为课上鉴赏电视剧《红楼梦》这部作品中林黛玉这一人物打下基础。其次,教师课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们结合所收集的材料各抒己见,领会同一人物性格的多侧面,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同时教师要关注所教影视作品评论的前沿动态,可以引导学生从文艺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内地)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剖析。例如学生们关注到,近几年来网络等各种现代传媒对古典名著中的经典形象的再认识、再评价问题比较耐人寻味。我们看到新版《水浒传》中的潘金莲贤良得不得了,《西游记》之翻版《大话西游》中的唐僧俗得不能再俗,而网络版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则小性的要命。经过现代人的再认识,经典形象已被阐释的五花八门、大变特变,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现象提问学生,对此现象该如何认识评价呢?再次把分析的焦点放在《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身上,因为对林黛玉的争议由来已久。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收集到的关于《红楼梦》中林黛玉这一人物的资料,专家学者在影视评论上发表的相关看法,每组选派代表以ppt的形式上台进行讲解。有的学生讲到,一直以来,对林黛玉的评价就褒贬不一,不过传统上还是褒多贬少,即便是贬,也多是一种抬高式的贬、一种变相的褒。可近几年来,情况却有了很大变化,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调查数据越来越显示出林黛玉人气指数的下滑,尤其不受男性的欢迎,相比之下,薛宝钗的受欢迎指数却在明显飙升,人们在讲述这种情感偏向的理由时确实也头头是道、句句有理。总之,林黛玉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已绝非一成不变了,人们在评价她时渗入了更为自我、更为现代的因素,这使经典林黛玉形象碎裂翻版为各式各样的现代版形象。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这一问题时发现,表面上这是对传统经典形象的反叛、颠覆,而实际上却不然,它是现代人借反叛和颠覆来确证自我的一种方式,现代人赋经典形象一种调侃、嘲笑、荒诞的言行方式为的是借经典形象之尸还自我之魂,以作心灵的独白,说出自己内心深处也许是最真实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加以直白痛快的表露的想法,他们的评价也不是对经典艺术形象林黛玉的评价,而是对他们生存于其中的现实的评价,评价的是自己以及与自己发生现实关系的相关人等,这就内在的决定了人们对于林黛玉的认识问题会出现矛盾。

(二)欣赏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

教学中,每组选派代表以ppt的形式上台进行汇报讲解时,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例如,学生介绍林黛玉的性格时,更多的人所能够想到的依然是那个泣泪葬花的林黛玉;那个冰肌玉骨的林黛玉;那个为情而生、为爱而死的林黛玉;那个永远惹人怜、惹人敬又惹人爱的林黛玉;那个魅力永恒的林黛玉;这犹以1987年版电视剧版的林黛玉形象为最。提及《红楼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形象系列,而在形象系列中,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林黛玉,由此可见林黛玉的魅力,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提出林黛玉的魅力究竟何在呢?这是需要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播放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让学生深入思考的。有的学生说到,在我看来,就是她以“两弯次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向人们提示着一种另类人生的存在,一种令人琢磨不尽、回味无穷的人生,也就是一种艺术的人生。教师顺势讲解,艺术人生中的人不同于现实世界中的人,现实世界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的三重人格本我、自我、超我很难处于和谐的状态,三者矛盾冲突斗争的最终结果通常是本我在现实中的被束缚、被压抑,自我对本我的束缚是必要的,但过度的束缚甚至是压抑则容易导致人性的异化,尤其是自然本性的被遮蔽,自然本性被遮蔽,人就很难再用“童心”去思考、去生活,人于异化的、孤独的生存状态中孤独在熙熙攘攘、喧喧闹闹的人群中,努力地适应着种种的辛俗与无奈。探索并寻求人最美好、最理想的生存状态是艺术的终极价值目标,也是艺术的宿命追求,所以,艺术会努力探索人生困境的各种出路。置身在艺术的精神家园中,人仿佛戴上了一副美彩的眼镜,戴着这样的眼镜去看现实,现实会因暂时的陌生化、距离化而美丽。在艺术世界中,精神与想象可以自由地驰骋,一切尽在潇洒、放达中,这种人生虽然没有人可以证明它的真实性存在,可也没有人能够证明它的非真实性。我们所戴的这副眼镜,就是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具体到今天,主要指各种影视音像等电子传媒技术为我们营造的艺术空间、艺术氛围,我们称之为戏里,而戏外则是指我们的现实人生。戏里戏外是两种人生、两个境地,人的心灵自由地穿梭于其间,不断地变换着观察他人的视角。

(三)欣赏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文艺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内地)电视剧中的人物进行剖析

例如,从文艺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戏里的林黛玉及戏外的林黛玉式的人物予以探析,可以纵深向度剖析其原因,它是人性异化及人格分裂倾向的一种外在投射,也是现实与艺术相结盟共同探索人生困境的一种隐性的倾向性表现,由此可以洞悉为什么会对戏里戏外的人物持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态度。前文讲各种媒体的调查数据均表明林黛玉的受欢迎程度明显越来越不如薛宝钗了,而且他们将自己情感偏向的理由又讲述的头头是道、句句有理。在他们看来林黛玉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子,很有种“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味道。确实,林黛玉很不好养,养活娇弱多病而又多愁善感的她既需要耗巨资来买药医病又需要进行不断的感情投资,而且还要具备超常的观察力、理解力和忍耐力,即使是这样也不见得能养活。相比之下,薛宝钗就不同了,她温婉贤淑、知书达礼,喜怒不形于色,对人讲话轻声细语,对宝玉也是谆谆教导,不温不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贤内助,又天生一副富贵的好模样,这样的人谁不会喜欢、不愿与之相处呢?这样看来,林黛玉受非议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偏偏为什么对林黛玉的非议又会引起诸多人的不满呢?到底是谁出了差错?谁都没有错,问题在于我们把林黛玉置放在什么样的关系网中,是现实世界还是艺术世界,又是以什么样的心理关注她。如果我们把她放在现实世界中,自然会得出“她是一个尖酸刻薄的女子”的结论,因为她是作为我们对立的他者而存在的,而且是与多数人相异的他者而存在的,她的超凡脱俗会被当作不入主流、不合群,她的锐气、才气会被看成是锋芒毕露、盛气凌人,当然她的娇弱也不会被我们看作是阴柔的病态美,而是一个花钱的无底洞,相比之下,薛宝钗的顺性随和倒容易使人对其产生好感。可是,当我们把林黛玉置放在艺术世界中时,我们发现她较之于薛宝钗更有味道,她不像薛宝钗那样如平水一湖,静而无韵,她是仙子,是集日月山川灵秀于一身的仙子,是绝美的化身。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看作了林黛玉或是林黛玉的某个侧影,此时林黛玉对我们来讲不是他者,而是自我或自我某方面的化身,林黛玉所具备的正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具备却又极其渴望拥有的,林黛玉的一颦一笑就是在演绎我们的某种人生境界,演绎我们的某种人性,借她我们看到了自己,了解了自己,更提升了自己。她的泣血洒泪让我们感同身受,唤起我们灵魂深处早该发泄的痛。林黛玉的个性让我们感到生命的尊严与存活的锐气,林黛玉的才气让我们感到生命因智慧而产生的骄傲,林黛玉的为爱而生为情而死让我们感到情感追求的无价,这是对在现实情感面前畏缩的一种反拨。正因为我们能够将现实生活中的林黛玉与艺术世界中的林黛玉分开,林黛玉的经典形象才未在人们心目中被彻底颠覆,反而更加的彻骨难忘。

二、《影视鉴赏》教学中如何通过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达到拓展大学生知识面

在《影视鉴赏》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作品中的人物,可以对戏里的人物及戏外的同类型式的人物予以探析,在寻找差异的过程中可以从更高的层面来解读“影视”这一被大众广为接受的文化现象,以达到拓展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的目标。让学生理解,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必须而且只能以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为常态,但是人又不能只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因为他更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性存在,精神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促使他去努力探求如何超越现实,同时现实世界中诸多需要去回避、去掩饰的问题也促使他去探求如何超越现实。这就决定了有必要把自己暂时放逐到艺术世界中去,作短暂的精神流浪,在现实世界与艺术世界之间平衡一下自己、关注一下别人,以一种特殊的心理,一种有别于现实常规心理的特殊心理。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四川:重庆出版社,2003.

[2]鲁枢元.文艺的心理阐释[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4]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

[5]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M].高峰强等译,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高海清,李家魏.弗洛伊德文明的代价[M].辽宁:辽海出版社,1999.

作者:刘晓娟 刘博 刘玉聪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基础教研部应用文写作教研室 黑龙江东方学院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