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资产证券化业务税务问题探讨

2021-06-07 21:00:01毕业论文

摘要: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明确,有助于完善会计处理以及税务处理方案。相关政府部门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特点,出台减轻税负的措施,有效避免多重征税问题的出现,以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稳步发展。对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进行分析,总结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税务管理策略,以期提高税务处理的整体效果,充分满足企业的稳步运行及持续发展需求。

关键词: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税务问题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及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对于企业而言,需要掌握资产证券化业务形式,通过这种融资方式的分析,保证企业的经济发展。但是企业在实际运行中,经常面临所得税、增值税等税务问题,而在税务管理中缺少统一制度,也将会影响税务管理的效果,限制企业的经济运行。因此,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中,会计人员要及时掌握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税务问题,结合企业的发展状况,构建完善的税务管理方案,以提高资产证券化业务效果,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一、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概念

(一)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主要是指未来阶段可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组合形式,资产池打包出售给特殊项目的实体,之后实现破产隔离的目的。资产证券化具有改变资产流动性的特点,发行方在资产转让中可以获得现金,展现资金流动的价值。一般情况下,资产证券化理论包括:第一,资产重组。所谓资产重组,主要是指基础资产的原始权益人,以实现证券发行为目标,将资产转移给SVP,之后通过重组理论的运用,在结构化重组方式的利用中,对基础资金进行优化重组。第二,风险隔离。风险隔离主要是指在资产证券业务中,通过基础资产风险以及其他资产的分离分析,提高资产重组的抗风险能力,以增强资金收益,满足企业资金证券化管理的需求。风险隔离作为资产证券化业务中较为重要的手段,通过对风险以及基础证券的控制,加强风险隔离管理的有效性,以满足投资者的利益需求。第三,信用增级风险。对于信用增级风险,主要是通过相关增值理论的运用,保证并提高资金证券化的信用等级,以便有效增加支持证券的市场价值,提高资产支持证券的安全性、流动性,以便降低资产证券的发行成本,满足投资主体的经济获取需求[1]。

(二)资产证券化业务

资产证券化业务作为一种金融创新项目,通过融资渠道的拓展,可以将资产进行合理划分。如在证券资产证券化,主要是将证券作为基础资金,将证券收益作为资金来源;现金资产证券主要是将现金作为基础,再以现金作为支撑发行有价证券,通过证券的优化调整,保证资金管理的稳定性。资产证券化业务处理中,涉及的参与方相对较多,主要的参与方及职责如表1所示[2]。

二、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税务问题

(一)所得税问题

通过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分析,可知在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存在所得税问题:第一,发起人的转让证券化资产。当发起人真实地转让了证券化资产,就可以实现破产隔离,对于发起人而言,需要对金融资产的收益缴纳所得税。当发起人没有真实地转让证券资产,则应利用担保融资的形式转化企业的相关业务,整个过程不需要转化所得税,但是需要在证券化收益时获取证券资产。需要注意的是,在企业发展中,无论是否真实地销售证券化资产,其业务都存在着长期、较强的流动性资产,以实现自主融资的目的。第二,SPV证券化资产收益。通过对SPV项目的分析,如果SPV在实现收益的同一年就可以向投资者分配,也就不需要缴纳所得税,同样的环境下如果没有缴纳所得税,就要对没有分配的部分缴纳所得税。结合企业的发展特点,在实际的所得税分析中,并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导致SPV以及投资者在面对同一笔收益时,会出现重复纳税的现象,增加税务管理风险。第三,投资者投资收益环节。在企业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中,没有明确的文件或是政策规定,相关的项目投资人员在针对SPV时,容易出现征税异议的问题,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税收成本,无法满足所得税的管理需求[3]。

(二)增值税问题

对于增值税问题,一般包括:第一,在发起人转让证券化资产的环节中,如果企业转让债券类资产,就需要符合满足转让金融商品的定义。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具备增值税纳税义务。在实际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处理中,如果企业转让未来的权益,不能确定其资产,就不用缴纳增值税。但是这种情况会对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造成一定干扰,影响基础证券的选择效果。第二,在SPV证券化资产收益中,管理人在证券化中只是负责SPV的设立,所获得的收益是管理费,这种现象会导致证券化资产收益缺少合理性,影响增值税的管理效率。

(三)印花税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是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发起人通过转让资产、SPV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收益,投资者在这种环境下所获得的收益均免征印花税。但是,在企业资产的证券化业务执行中,没有享受该种政策的优惠,这将降低税收管理的效果。因此,在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中,为避免税务管理问题的出现,需要将企业税务管理作为核心,通过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明确,完善会计处理以及税务处理方案[4]。

三、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税务管理策略

(一)基础资产的管理

在企业运行及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提高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税务管理效果,应该明确基础资金的管理方案,并针对基础资金转让环节的执行状态优化管理策略:第一,分析基础资产的性能。通过对企业运行及发展状况的分析,在未来的收费收益权分析中,以其作为基础资产发起人,需要明确未来的收费收益权,通过性质、属性的分析,确定基础资产转让中的税收处理方案,以保证税务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对于发起人而言,未来的收费收益权不属于企业资产,在基础资产转让环节,发起人不能将这一资产出售给特殊项目实体,这种现象不能实现风险隔离的目的,只可以通过抵押担保借款的方式进行融资。对于企业而言,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税务管理中,需要将基础资产管理作为核心,通过基础资产性质的明确,在交税之前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沟通,在表明企业资产类型的基础上对纳税行为进行沟通,以避免税务风险的出现。第二,企业在基础资金管理中,需要严格按照税法的要求纳税,并根据资产证券化业务基础资金的管理状况,确定基础资金来源,一定不能因为税收差异出现扭曲行为的分析,以保证税务管理的有效性[5]。

(二)收益获取的管理

通过对企业运行及发展状况的分析,在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税务管理中,需要结合收益获取环节的特点细化管理方案:第一,明确增值税税负的承担主体。通过对收益获取的环节分析可知,现行的增值税要求资管产品的增值税纳税人是管理人,但是增值税法中并没有规定谁是收益环节真的税务承担者,由于资产证券化业务中所涉及的项目较多,资金数额相对较大,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增值税税负也相对较高,增加了管理人员的资产管理难度。所以,在收益获取环节中的税务处理中,需要明确不同的税务管理方案。如,在真实出售的基础资金转让中,需要将特殊目的实体作为增值税的税负承担者,并赋予具有独立性的纳税地位,以避免纳税行为不合理问题的出现,增强收益获取环节税务资金的管理效果。第二,对于第三方而言,需要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费,这种现象与资产证券化存在关联,这种现象容易引发不公平的问题。因此,在整体的资产证券化过程分析中,可以按照中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方法,通过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理确定增值税收义务,避免使非第三方造成损失,展现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税务资金的管理价值[6]。

(三)细化税务管理方案

根据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税务特点,在税务问题处理中需要做到:第一,企业在进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时,应该在资产证券化设立中,对营业税、所得税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证券化管理中的特殊情况,完善资金转让方案,同时通过合理、合法的资产证券状态确定贷款税务管理机制,以实现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处理的目的。第二,在发行阶段,资产接收人如果同意认购证券,则会免除印花税,如果转让人认购证券,则需要减免所得税。第三,支付阶段的税务管理中,资产转让人、接收人需要保持一致意见,通过最优化税率以及税种的确定,明确证券交易方式,以确定税种类型,并在保证双方利益的同时,提高生产支付能力,以增强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税务管理的有效性。

(四)明确税务处理的相关制度

结合税务管理特点,现行税法在针对融资租赁问题时,没有明确处理相关的增值税,这种问题会增加税务资产的管理难度。因此,在完善现行税法时,需要结合增值税的相关规定,帮助企业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一般情况下需要做到:第一,明确税务处理的方法,避免税负空间盲目扩张的问题,降低企业的潜在风险;第二,对于立法机构,需要在现行税法执行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运行模式的分析,完善税务管理机制,以充分展现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税务管理的价值。第三,结合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不同的市场主体都需要保持理性思维,正确看待金融经济风险,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针对金融风险的特点,制定宏观的干预措施,以降低金融风险对企业运行造成的影响,实现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的稳步运行[7]。

(五)强调企业会计工作职能

在企业运行及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提高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税务管理职能,应该充分发挥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根据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特点,完善会计处理工作:第一,结合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特点,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可以引入会计电算化内容,通过全新的信息科技手段运用,辅助各项会计业务处理机制,以充分发挥税务管理中会计人员的职能,保证企业各项会计数据的精准性,避免数据误差的出现,展现企业会计工作的执行价值。第二,对于企业中的内部会计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提高自身素养,通过对专业化资产证券化管理方案的完善,保证会计工作的稳步进行。第三,在会计工作调整中,为了充分发挥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最大收益,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需要明确会计工作的处理原则,以免表面数据遗漏对资产证券化业务造成影响。第四,企业在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中,需要在不同的发行方案设计中,确定灵活的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应通过科学化资产证券的项目确定,将租赁业务的主体作为核心,引导企业针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特点,构建完善的税务处理方案,明确资产证券化业务范围,推动企业经济发展[8]。

结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中,为避免税务管理问题的出现,需要将企业税务管理作为核心,通过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明确,完善会计处理以及税务处理方案。相关政府部门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特点,出台减轻税负的措施,有效避免多重征税问题,以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稳步发展。而且,企业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税务管理中,应该建立完善的信用资产管理方案,通过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分析,强调企业的信用管理方案,通过与各部门的管理融合,降低税务风险,提高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税务工作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庄序莹,张海舰.浅析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涉税问题及优化对策[J].税务研究,2020,(1):31-33.

[2]王伟,李进.营改增背景下融资租赁业务资产证券化的税务问题[J].财务与会计,2017,(17):45-47.

[3]王雪原.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税收法律制度研究[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6,(2):146-147.

[4]林华,许余洁.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业务操作流程及税务问题的理论探讨[J].清华金融评论,2015,(10):50-54.

[5]诸毅慧.信息技术在资产证券化业务审计中的运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0):126-127.

[6]陈华龙.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载体税收问题初探[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2):8-12.

[7]李宁,谷方圆,韦颜秋.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瓶颈及应对策略[J].生产力研究,2018,(8):41-45.

[8]刘腾超.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116-118.

作者:尹娅玲 单位:云南能投信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