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财政教育政策绩效评估研究

2021-06-23 20:43:27毕业论文

摘要:近二十年来,在省政府和教育厅的持续关注下,山西省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持续稳健发展,资助体系不断优化,山西省教育事业得到长足进步。本文对山西省财政投入总量和结构两大方面进行分析,总量上采用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进行评价,结构上从各层级间教育支出和城乡教育支出两方面经行分析,根据总量和结构相关指标的分析,得出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的评估结果,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教育;绩效指标;绩效评估

一、进入新世纪后山西省教育政策历史进程及主要成果

在这20年间,我们国家从第十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当中,对教育的关注度逐渐上升。总体上来讲,从2000年到2019年间,虽然政府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使得在校生人数数量上呈现下降趋势,学生的平均入学率逐年上升。与此同时,学校总量也逐渐减少,专任教师数量也逐渐下降,但是下降幅度没有比学生数量下降幅度大,这样使得平均每个老师对应教授的学生数量减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质量。基础教育:在省政府教育财政投入不断增长的趋势下,对农村基础教育逐步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优化中小学的布局,在2006年,普九教育工作的建设工作得到验收,“十一五”计划期间连续五年初中小学入学率达到99%,并且逐步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学设施的完善,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在硬件上的差别,逐渐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在“十一五”期间第一次将高中教育单独划出,开始作为我省教育关注重点,进一步加强我省高中阶段教育,优化高中教育结构,鼓励普通高中发展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的升学机会。2019年高中学生毕业数是2000年的三倍。高等教育:在“十五”期间,太原理工大学作为全省唯一一所“211工程”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山西大学也成为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大学。在此之后,省教育厅分三期加强建设两校的创新体系。之后逐步推行大众化高等教育,截止2019年底,山西省普通高校研究生在校生人数为3.86万人,普通本专科生在校人数为80.20万人,是2000年研究生数量的14倍,普通本专科生数量的6倍,高等教育建设效果显著。中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后,中等职业教育建设得到不断发展。在2000年至2005年间,我省加大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经费的投入力度,建设国家级重点、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紧密结合我省支柱产业的需求建设示范专业与实训基地,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当中,并鼓励加快技能实用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我省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和素质。2011年我省中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最大值61.94万人,截止到2019年底,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为38.41万人,相比2011年下降幅度达到38%,但是整体上看,我省教学覆盖率却得到显著提升。

二、山西省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与绩效评估结果

为了能够客观地、公平地体现山西教育财政政策的效果,可以通过构建反映总量和结果两大类的绩效指标体系来合理评估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的情况。(一)反映总量的绩效指标反映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总量的指标分为两大类: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绝对规模是用每年山西省投入的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来确定。相对规模是指,在考虑每年财政教育支出时也要对应考虑当年全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对教育支出做出更为客观地衡量。在实际生活中可以选用全省GDP来反映当年山西省的经济状况。1.绝对规模从绝对规模上来看,山西省在对教育方面的投入规模总体上是呈现上升趋势的。2007-2019年间,山西省的教育名义财政支出从181.22亿元增长至696.28亿元,12年间增长了2.84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数据上来看,平均增幅为12.6%,我省财政教育支出虽然总量上有所增加,但是增长缓慢。2.相对规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到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要占比GDP达到4%,山西省以此为目标,在2012年该比重达到4.78%,首次突破4%。该比重相比之前年份增幅较大,并且之后虽然该比重有所波动,但是一直稳定在4%以上。但是通过分析各年比重变化幅度可以发现,该比重增长速度呈现周期性变化,甚至增长幅度会出现负值,说明山西省在教育支出方面波动较大。总体上来看,该2007-2019年的平均增长幅度仅仅为3.25%。对于山西来讲,财政教育支出不管是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平均增幅均较小。(二)反映结构的绩效指标选取反映结构的绩效指标本文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层级间、城乡间教育支出1.层级间的教育支出2019年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总和为696.28亿元,可以得出普通小学占比34.54%,普通初中占比23.79%,普通高中占比14.06%,中等职业学校占比9.14%,普通高等学校占比18.33%。通过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教育经费当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小学占用,小学教育社会效益是相当明显的,所以山西省在该部分的投入比重较大可以理解。但是整体上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对高等教育的支出并没有跟上初等教育的投入规模。根据经合组织之前发布的《OECD教育概览摘要》中的要求经合组织国家高等教育生均成本应该是小学的2.4倍,而山西省的高等教育生均成本是小学教育生均成本投入的1.5倍,相比要求的数值来讲是偏低的。2.城乡间的教育支出中高等院校在山西省主要分布在城市,所以对比分析城乡间教育支出的差异就集中到了初等教育之上,通过比较2019年初等教育的资源分布来分析城乡教育支出的差距。2005年—2019年随着城镇小学学生数量的增加,城镇小学中的专任教师也在逐年增长,表现为生师比变化不大;反观农村小学学生数量却在逐年下降,农村小学专任教师数量也在逐年下降,但是教师的下降幅度小于学生的下降幅度,表现为生师比下降明显,城镇小学与农村小学的生师比在2005-2019年间均小于规定的标准。山西省在小学师资力量配置方面成效不错,一直低于规定比例。除此之外,随着农村人口进城求学现象的出现,虽然小学学生与小学教师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山西省政府在逐年增加城镇小学教师的数量的同时也没有忽略农村小学教师数量减少的问题,通过控制农村专任教师的流失使得城镇与农村的生师比都呈现下降趋势。城镇中学生在校生人数在2005年—2019年间先增后减,在2011年城镇中学在校生规模达到最大,与此同时,城镇中学专任教师数量没有随着学生数量的减少而减少,山西省政府反而扩大了城镇中学专任教师的规模,表现为从2011年开始,山西省的生师比逐年下降,城镇中学生师比在2011年往后开始低于规定标准。反观农村,一方面来讲,农村中学生师比一直控制在规定比例之下。另一方面,中学在校生和专任教师数量都是是逐年下降的,但是二者从2017年开始数量趋于稳定,山西省在农村中学生源流失的情况下,控制农村中学教师规模的下降幅度,使得农村中学教师的下降规模小于学生的下降规模。(三)评估结果一方面,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在总量上表现尚可。山西省财政教育投入的绝对规模表现为上升趋势,并且投入的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在3%-5%之间,比较稳定。另一方面,在结构上即使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投入较少,但是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结构总体上表现较好。

三、提高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绩效的建议

(一)提高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的投入数量。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教育的投入程度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地方经济的发展,正外部效应远大于负外部效应。基于这样的特点,山西省应当继续增加对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控制在要求的4%的基础上,不仅要不断扩大财政教育支出的总体规模,使得省级教育支出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结合,更适合山西省教育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山西省与其他教育强省相比,教育财政支出规模和教育资源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中央政府应当在合理确定生均教育经费的基础上,加大对山西省的转移支付,尽可能的缩小不同省份之间教育的差距,体现着财政支出的公平性原则。(二)增加对高等教育学生的财政教育支出。高等教育对国家、对地区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山西省在高等教育上没有跟上基础教育的发展速度。山西省在现行发展阶段应当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专项技能和专项素养的高级人才。除此之外,山西省应当增大高等教育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完善。一方面,要增加对贫困生的补助金额,降低贫困生生活负担,使得其能公平的享受高等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补助的效率,提高资金利用率,切实解决贫困生学费贵的问题。(三)继续投入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山西省存在着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首先是学生大量涌入城镇,使得城镇学校学生数量增多,乡村学生数量锐减。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并且造成恶性循环。省政府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山西省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不仅要完善硬件设备,还要加强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教师规模与质量、更为完善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齐守印,朱云飞,赵志伟.河北省财政教育政策的绩效评估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4(16):26-31.

[2]傅波.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研究现状与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4(04):133-134.

[3]崔军,刘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支出绩效评估机制研究[J].成人高教学刊,2009(06):16-20.

[4]吕炜.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考评制度的认知基础[J].经济研究参考,2006(92):2-9.

[5]吕炜.构建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考评制度[J].经济研究参考,2006(92):32-38.

作者:翟佳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