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2021-09-17 11:30:02毕业论文

历史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学生所接触的历史知识更加的专业,也更加的繁琐。这些知识背后蕴藏着大量的人文内涵。在与这些知识接触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素养会受到直接的影响。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借助这一平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使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本文立足于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对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展开分析。

人文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在基础层面,人文指的是教化,指的是人在学习一项技能或者知识时,所达到的最终效果。在深度层面,人文指的是内心的修炼,促使人在与知识,或者其他事物接触时,自身德行以及品格方面的变化。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培养其自身的人文精神,是促使其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趋向于正向发展的重要举措。历史的人文性相对较强,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人文精神培养与高中历史教学的关系

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有助于其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发展。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因为有了历史的引导,社会和个人才会不断的进步。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的感知过去,也可以更好的审视自己,正视未来。高中学生会面临更多的历史知识以及历史事件,在与这些内容接触的过程中,其会在思想以及思维上受到一定的启发,进而形成正确的三观,也有助于自身人文意识的正确发展。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高中生具有丰富的学习经验,自身的认知已逐渐的稳定并且成熟。并且在多年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对社会对世界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面对社会实践或者是热点新闻,他们也会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优势,站在心理角度上,引导学生对过去的历史加以分析了解,发散学生的人文思维,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

2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策略

2.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时,教师需要正确看待人文精神对于高中生所能够造成的影响。高中阶段的学生可以说正面临着人生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就是高考。传统教育理念的存在,会让学生以及教师产生极高的学习压力,工作压力。很多情况下,高中阶段的教师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成绩的提升方面,很容易会对学生人文精神或者学科素养的发展形成忽视状态。但客观来说,无论是哪一个阶段的学生,都应该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才可以更好的与学科知识达到融合状态,更好的呈现出自己的学习效果。并且相比于传统教学观念来说,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构建人文精神,唤醒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会得以凸显,也会站在主体地位上不断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这一过程能够在潜在范围内,对学生的思维及能力达到有效激发。换言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并不代表学生就需要在成绩方面有所退步。当代高中学生出生于新世纪。他们所接触的社会,所生存的环境出现了极大幅度的变化。相比于传统的高中生来说,当代高中生会有比较活跃的思想,多样的个性,广泛的兴趣。但由于个人能力的限制,他们又无法保证自己事事成功。加之很多高中生的思维和性格都不太成熟,很容易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或者受到心灵方面的伤害。对此教师在与学生接触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特点,予以学生平等的关心以及正确的爱护。尤其是针对于在学业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一定要与之做好沟通。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的学习任务会更加的繁重,自身的压力也会在不断的增加。如果教师在此时继续对其施加压力,在学生回答错了问题或者成绩出现退步时,对其予以批评,会导致学生达到极端状态,甚至会自暴自弃。尊重是拉近师生关系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当师生之间的关系能够达到融洽和谐的状态,学生会自然而然的接受教师的教育与指导,自身的人文精神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奠定。

2.2创新历史教学的内容

综合来说,高中学生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其主要的历史学习重点在于培养自己的评价能力,批判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因为很多历史方面的题目都会要求学生去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或者评判一个历史事件,对于学生的个人思维有着较为明显的要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方向的展开教育引导,侧重学生这些能力的发展。并且在锻炼学生的评价能力时,也可以促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有方向的发展自我,在潜移默化的氛围内,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以历史人物评价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时,教师需要适当的降低问题的难度以及标准,并且可以为学生设立多个不同的评价方向,让学生可以在清晰的思路中,对人物展开评价,如个人的社会责任,群体的长远利益。同时在评价一个人物时,教师也需要规范学生的思想,促使其能够站在冷静客观的角度上,对人物加以评价,并能够持有正确的成败观念,得失观念,以此保证所给出的评价更加的精准,并且不会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以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为例。在引导学生对这一人物展开评价时,教师需要将重点放在两个层面上。一方面,顾炎武曾在《日知录》中写出“有亡国,有亡天下”。教师便可以将评价的切入点设立在“亡国与亡天下之间的关系”上。另一层面,教师可以引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这两个层面的相互交融下,促使学生了解顾炎武对于社会以及国家的热爱,使之体会顾炎武的胸怀。如此一来,一个完整立体的形象就会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并且其自身也会受到这种精神的熏陶,形成一定的人文精神。在政治历史与文化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挖掘其中的民族因素,发展学生的民族认识,完善学生的人文精神。在组织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历史知识进行了解时,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到国家民族与社会民族世界民族之间的关系,使之了解到人文环境对于民族发展所能够造成的影响。当学生可以正确的看待民族精神,民族素质之后,其自身会达到较高的完善性状态,人文精神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在科技历史与经济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由网络技术,为学生展示国内外不同地区的科技与经济发展现状,为学生提供明确的人文导向,使之可以在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之间找到自我,找到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强化自然的人文思维。

2.3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曾经提出过,中国的教育正在朝向一个消极的方向前行。当前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甚至是研究学院,他们的教育方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会逐渐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只会死读书的机器。一个经历了中国式教育的学生,很难具有创造思维,开拓能力以及独立的个性。为了有效防止这一问题,解决现存的一些弊端,当代教师需要适当的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调整传统死板的教育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认知。高中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手段,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欲望以及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之可以更加深入的探索历史世界。只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的放飞学生,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会使之放下自己心中的枷锁,不会把历史课堂单纯的看作是负担,或者是教师赋予给自己的任务,在全身心投入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自身的人文精神必然能够得到有效增强。教学从来不是一件单一的工作,其中既包含着教师的教育,同时也包含着学生的学。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与教师达到有效互动,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的知识投喂,那么无论教师多么努力,其始终无法与学生达到灵魂上的共鸣,也无法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复习一段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要求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结构以及空白对其加以填补,找到自身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再比如,在讲解一件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将历史课件还原到课堂上,在亲自体验的过程中感受事件对于社会,乃至对于国家的影响,感受不同历史人物在这件事中所发挥的价值。课堂并不是教师的主舞台,而是师生的主舞台,两者之间达到了观念及认知上的平等,教师便可以更加全面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4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为了全面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引用来优化人文氛围的营造,给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也能够为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其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可以将原本静态、抽象的知识内容,以更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快速集中,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其全身心投入其中。比如:某教师在讲解“甲午中日战争”这节课时,就引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与授课内容相符合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观看中对历史做出更深入的了解、体会。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情感体验,也有助于其爱国情怀的激发,完善人文精神培养。

2.5通过历史人物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科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经典的历史人物,对此,其历史教师应给予充分利用,以此来强化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升。典型的历史人物还可以发挥出理想的榜样作用。学生通过了解、分析历史人物的成长轨迹、典型事件,可以吸取这些人物的历史经验,且真正懂得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比如:孔子、张骞、岳飞、郑和、林则徐等人物,在历史上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在了解、学习过程中,能够分别体会到“仁爱”精神、赤胆忠心,以及精忠报国等一系列重要精神,能够给学生之后的学习成长提供有力指导。又如,近代历史中的周恩来总理。其不仅拥有渊博的知识,还能够做到始终胸怀祖国,高瞻远瞩,学生在学习这一榜样人物好过程中,能够产生深深的钦佩之情。这些历史人物身上具备的精神品质,以及坚定的信仰,能够给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能够引导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3结论

总之,教育并不单纯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灵魂沟通。高中历史教师需要以历史作为主要的载体,站在时空以及心灵的角度上,唤醒学生的潜在人格,对学生形成真实的情感熏陶。一方面,教师应注意在课堂上与学生达到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提高个人的人文素质。只有教师能够达到较高的标准以及水准,其才能够更好的对学生加以引导,满足新时代对于教育领域所提出的要求。

作者:周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