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三体系构建与实践

2021-12-17 11:55:01毕业论文

摘要: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为适应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内涵式发展,需创新性地进行专业建设改革,弥补重视专业素养、忽视思想政治素养的短板,从专业建设入手,不断提高专业任课教师的“专业思政”能力,充分挖掘专业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建设中,通过专业课知识教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实现对学生思想的启蒙、知识的传授和人生价值的引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建设的协同发展。

一、“专业思政”研究概述

国外从未使用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但考虑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鲜明的工程特色,可借鉴国外的工程伦理教育,结合我国国情探索我国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思政”教育。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思政”问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较多的是对于日常工作经验的总结;二是对“专业思政”的概念界定及对“专业思政”和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梳理不够;三是对于当前“专业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不够,大多是跳过问题直接谈对策;四是对策部分缺乏体系性、创新性,存在凌乱性和同质性问题;五是当前的研究过于宏观,缺乏与相关学科的融合。

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思政”建设的价值

“专业思政”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热点,将其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助力,构建好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思政”三体系,有利于促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延伸,有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导向和价值引领相结合,提高授课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助推学生成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有思想、讲政治、有技术的卓越人才。

(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新时代背景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发展要从根本上实现内涵式发展,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内心接受并自愿创新传承发展专业。以往的专业发展从整体来讲属于粗放式发展,过于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专业内涵建设。所以,加强该专业的“专业思政”建设势在必行,既能更好地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又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可,促进情感和创新发展,让专业发展更有“温度”、更有“内涵”。

(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专业课教师作为大学生接触最多的第一群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专业技能,还要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这是专业教师的责任和担当。但是,受社会大环境、高校考核体系、职称晋升体系、办学软硬件等因素的制约,部分专业教师过于注重科研和专业知识传授,忽视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以至于出现部分学生专业素质好,但是道德素质欠佳的情况。实施“专业思政”是助推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手段。

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思政”三体系的内容

为了培养更优秀的化学专业工程技术型人才,要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做好“专业思政”。构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思政”三体系—知识体系、实践体系和创新体系,是做好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思政”的基点。

(一)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是将化学工程与工艺课程教学与OBE(成果导向教育)相结合,把能力作为目标,把目标作为导向,通过OBE教育理念,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的学习分为三个模块:通识模块、专业限选模块和学生任选模块,并进行相应的工作。其中,作为根基的是通识模块,这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专业限选模块是精选和生产与实际相结合的案例和具体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技能,获得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学生任选模块是用前沿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学习、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增强工程伦理和安全环保意识。知识体系是“专业思政”的基础,为实践体系和创新体系的构建提供先导性保障。

(二)实践体系

构建实践体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重点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主要侧重对专业技能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将多重的实验项目作为实验的内容,不局限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并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学生中心”的项目负责制,使学生得到更大程度的锻炼。第二是生产实习。生产实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首先是利用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现“掌上信息+微型工厂”,教学模式更新颖,提高学生的实战实训能力;二是在“产学研相结合”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校企联合,实施双师型联合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三是建立学院与产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生产实习平台。第三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对思想素养的检验,辅之以专业技能素养和职业素养的评测,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大一时重点加强国情和社情教育,大二时重点进行专业实践,大三时重点进行就业实践。实践体系是“三体系”的核心。知识体系提供先导,但终究是观念层面的理论教育,最终通过实践体系进行强化和检验。

(三)创新体系

该体系是培养学生适应时代的创新能力。一是在师资上需培养任课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可聘请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知名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老师,让他们承担部分教学工作与培养方案的修订。与此同时,鼓励支持学校的教师获取化工专业的执业资格证书和工程实践资质。专业教师的考核需做多元化处理,将考核的方式多样化,加强产学合作、工程项目设计、技术服务和专利相关工作的认定。二是要提高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以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为导向,与企业技术接轨,规划、开发和设计能够提高学生技术创新能力的课程,通过校企联合实验室建立合作实体。三是搭建专业竞赛平台。通过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化学实验技能操作大赛等专业赛事,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以赛促发展,通过对赛事的准备和参与,学生分析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强化创新意识。创新体系是在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基础上的升华和拓展,在创新体系中,“专业思政”更多地集中在职业的社会责任、家国情怀。通过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好地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能够更好地为国家贡献专业力量,成为合格的时代专业人才。

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思政”三体系构建策略

妥善构建好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思政”的知识体系、实践体系和创新体系,需做出全方位系统化的构建策略,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一)完善人才培养计划

要以OBE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有针对性地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强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以培养能够在化学工业及其他过程工业,特别是精细化学工程和化学制药工程等领域从事化工类相关专业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优化等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相对应地在毕业要求、必修课程、专业限选、集中实习等方面逐步完善,注重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使人才培养计划更具可行性、有效性、时代性。

(二)提高教师素质能力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将科学知识、思维方式、道德范式等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思考得到感悟”[2],直接决定“专业思政”建设的成败。一是要提高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培养专任课教师的“专业思政”意识,引导专任课教师开展“专业思政”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专任课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做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好课堂阵地的作用。二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思政”元素挖掘能力。加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师的交流,构建常态化的交流机制,通过集体研讨、课程观摩、集体备课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思政元素挖掘能力。三是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角色互换式教学、现场教学、情境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也可通过“讲解新技术知识强化学生深度参与”[3],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并在相应的情境中使思想得到升华。

(三)强化制度机制保障

三体系的和谐共生需要相应的制度机制保障,主要体现在:保障机制,成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内专家组和校外专家组”,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查,对专业的发展进行布局和规划。监督机制,加强教学督导,实现监督力量的多方融入。反馈机制,以成果为导向,构建“用人单位信息反馈机制”和“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将“教学研讨会”常态化,制定“新进教师助教制度”。联动机制,在学院层面强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的联动,打破专业壁垒,面对面地加强“专业思政”,实现联动常态化,将“专业思政”做细做实。加强学院与各二级部门的联系,协同做好“专业思政”的教学工作。

(四)实现产学研平台的深度融合

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实现从课堂到实验室再到企业的无缝对接。一是加强产学研基地建设,充分挖掘基地的“专业思政”元素,将“专业思政”建设从课堂转移至企业,丰富“专业思政”内涵,扩展“专业思政”路径。二是加强科研人员的交流,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技术优势、实践优势、经验优势,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中践行“专业思政”理念。三是实现校企联合培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短板,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交织中更好地体验和感悟“专业思政”。四是加大校企科研项目的研究合作和成果转化力度。通过成果转化,将专业建设成果从理论研究落实到实际成效,引导师生在成果转化过程及转化成果的实际应用中体悟“专业思政”。

(五)完善评价体系

评价的具体标准要细化,采取多元化的评价形式和手段完成对学生的评估。对学生的评估要基于学生经过学习是否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具体的认识,能否学以致用,将书本上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具体专业实践中,能否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课题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以此为导向,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写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论文亦要加强对上述能力要求的考察。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高质量、高创造力的化学工程技术型人才,要求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培养人才专业素质全过程。随着我国“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展开,“专业思政”成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突破口。在开展这项伟大工程的过程中,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专业负责人须牢牢把握住“专业思政”的核心要义,将“专业思政”工作落实落细,培养出真正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化学工程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仲尤,段丽,陈辉.高校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

[2]郭玉鹏,王瑞,李艳梅.“拔尖计划”2.0背景下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化学专业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9(9).

[3]冯亚青,陈立功,等.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探索——以“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8(9).

作者:朱皓 李南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