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本科财会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1-12-28 12:45:02毕业论文

摘要:2019年,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对“1+X证书”的试点工作开始大力推进。财会人才的应用实践能力至关重要,而税法课程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此制度环境下进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并运用EXCEL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基于1+X制度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财会专业税法课程改革,分为三方面:财会专业税法课程目标;税务技能培养;对税法整个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旨在研究财会专业的税法课程如何摆脱原有束缚,尽快适应这种1+X模式,培养更多与产业动态对接的高素质税务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1+X制度;应用型本科;税法课程改革

1+X证书制度即相关学历证书

(1)与各种职业技能资格证书(X)相结合。即对于财会专业来说,除了获得相关学历证书外,也要获取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其中,税法课程作为财会专业必须要掌握的课程,其内容与这些技能证书均息息相关。因此,在1+X制度下,研究财会专业相关税法课程的教学改革很有必要。11+X制度下的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税法课程教学目标在1+X制度下,税法课程的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将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引入到税法课堂中。注重课后复习与练习,加强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自主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眼高手低。同时,由于税法经常更新,所以应充分培养学生知识更新的素养,紧跟税法最新动态与政策。并鼓励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基础之上,学习相关技能证书,考取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将实践课程并入其中,提高实践课程的学分占比。培养知税法、懂税法并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税务人才。

21+X制度下的税务技能培养

在1+X制度下,要对税务技能培养,就要求我们除了开展税法理论教学之外,还要开展税法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税法实操课程的实用性和易操作性,增强税法实操学习的趣味性。实践教学的内容应该对应企业实际的工作内容要求。主要分为如下四方面:第一,了解企业的主要涉税事项,对岗位职责有个初步的认知,从而设立学习目标,设立学习计划;第二,学习单项税务技能。包括如何进行在网上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如何办理税务登记、如何进行开票、如何抄税、各个税种如何进行纳税填报等。通过对单项税务技能的学习,能够熟练操作具体实务;第三,税务技能的综合运用,从企业的设立到供、产、销各个环节,再到期末纳税事项。对各个环节中涉及到的税务相关事项,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能将所学的所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第四,在此之后,对税务技能更深层次的培养应该是对纳税筹划能力的培养,树立纳税筹划意识,合理合法地为企业进行避税,从而创造经济价值。从最初步的认知到创造经济价值,也是在训练学生基本税务技能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即在实现会计的基本职能的基础之上,实现会计的拓展职能。参与公司的管理也是未来财会人员的发展方向,是基础财会人员走向高素质财会人员的必经之路。

31+X制度下的应用型本科税法课程体系改革方向

3.1税法课程改革

目前高校税法课程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教师上课主要在多媒体教室,缺乏实践环节。教师上课内容主要是各个实体税种法条的讲解,各个税种间很难形成逻辑上的联系且学生理解起来比较生硬枯燥脱离实际。而税法作为在实务中有对应岗位的一门学科,显然以这种纯理论的教学方式不符合社会对财会人员的需求。要对税法课程进行改革,首先要从税法考核方式的改革入手。以考核方式的改革为导向,推进整个税法课程不同环节的改革。首先,高校可以将职业技能证书考核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或者可以将职业技能证书与以往传统期末考试进行融合,探索一种新型考试方式。其次,应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给学生提供实习场地,真正走入企业,了解企业税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操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同时也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改正精进。且实习分数也应作为期末分数的一部分,实行校外校内双导师制,校外实践导师评分及评价也记入总分。最后,试点院校可参考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建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给学生建立个人的学习账号,对应个人的“学分银行”。校内分数、职业教育证书考核分数、校外实训分数各占一个模块,如果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证书中有相通的知识学习和考核,则可以免修其中某一模块的某一部分。学分可以相互兑换,促进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互通。

3.2教材改革

本文以大连财经学院财会专业往届生和在校生为调查对象,抽取了300名学生作为样本,其中回收有效调查问卷数为288份。经过调查问卷分析,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59%的学生认为税法教材具有滞后性,与实践工作中用到的知识脱节;另一方面,37%的学生认为教材的趣味性过低,法条过多,难以理解。此外,还对校内税法教师进行了采访,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针对第一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分步推进、逐步到位的渐进式的税制改革,每年甚至每月都有相关税收文件的实施和改革。而教材从编制到印刷再到出版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对于纸质版教材来说这个无法避免。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学校提供的纸质版教材可以作为部分参考,各位教师要养成经常登录国家税务总局网站的习惯,教研组可以订阅权威的税法电子期刊获取最新税法政策信息和动态。同时,教研组的税法教师应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将近期的税法时事政策信息汇总交流,汇总成电子版资料作为纸质版教材的补充。除此之外,在1+X制度下,将相关技能证书的内容作为补充教材也是很有必要的。最后,可以将对教材的补充内容整理成电子版分发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中学到拓展的知识,课下也有材料能进行复习。针对第二方面的问题,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初级经济法考试中等都有大量的案例分析题,教师可以以此作为课上案例教学的例子,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此外,也可以从网络、期刊中找到真实案例进行分析,比如:在讲企业所得税时,可以举例:2017年,北京市地税局通过对北京一家园林绿化企业的收入费用展开核查,最终查明该公司共取得48张问题发票,原3610万元问题发票中,有2583万元支出符合税法规定,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1027万元支出无法获得相关证据证实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因此税法规定不允许该部分支出在税前扣除。最终该企业补交企业所得税228万元,税务机关对该行为加收税款滞纳金31万元。在讲增值税时,可以举例:2017年,6家“空壳公司”虚开发票,涉税金额2200万元。将以上真实案例融入课堂,不仅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且能警醒学生,作为未来的财会人员,一定要遵纪守法,从而将思政融入课堂。

3.3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教学环节的主导,然而由于目前财会专业税法教师队伍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繁重,且院校尚未出台相关明确政策支持教师顶岗实践,用人单位也并不愿将核心税务岗位交给短期顶岗实践的教师,这就导致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不足,无法真正走到企业当中。因此,1+X制度下,为提高财会专业税法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如下三点建议:第一,推出税法课程实施能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1+X证书制度种子教师培训、访学研修等四大举措,并要落实相关政策,将其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教师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切实提升高校税法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第二,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双向流通,深化校内校外的合作沟通交流。一方面选派缺乏实务经验的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基地进行参观学习,顶岗实践、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兼职任职税务相关岗位等方式,使实务、教学、科研以及职业技能证书培训一体化;另一方面,聘请企业高端财税人才作为外聘教师,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参与学校的教学升级研究工作。从而实现高校教师能到企业实践,企业人才能到学校工作的常态化状态,使教育链和产业链进行有效对接,使高校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高效地为地方培养需要的高素质财税人才。第三,启动“双名”(名校长,名师)的培养工程,发挥“双名”的示范作用。先树立典型名师,先重点培养一部分名师,通过名师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来拓宽双师型教师的占比,提高全体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同时,校长也要发挥自己的管理能力,努力打造师德高尚、技术精湛、专职兼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朝气蓬勃的高素质“双师型”税法教师队伍。

4结语

1+X制度下,税法课程体系改革是大势所趋。可以从税法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和双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来进行推进。目前1+X证书制度正在试点,通过示范引领、重点推进,以期达成与产业动态对接为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财务行业转型为方向的能力培养体系、以人才成长规律为主线的能力培养路径、以基层经验积累为核心的技能培训方式。

参考文献

[1]季东军,孙福才,杜丽萍.基于学分制的“1+X”证书课程体系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8):209-210.

[2]柳东梅.数字经济国内税法改革实践、启示及应对[J].财会月刊,2021(08):147-153.

[3]朱静玉.《税法》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财会学习,2021(13):164-165.

[4]涂伟.“课程思政”融入税法教学的改革探究[J].财会学习,2021(24):172-174.

作者:张洋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