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的渗透策略

2022-01-26 23:45:01毕业论文

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高中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对数学历史及文化的感知水平,体验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师要通过以下几大方面,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逐一阐述。新课改以来,数学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时代要求数学不再只是应试教育的工具,而是应该拓展到文化领域,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可是,当今数学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困难,特别是大环境方面的要求,在了解到这些困难背后的因素之后,本文围绕数学文化的意义,将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致力于数学文化的推广。

1高中数学文化渗透的影响因素

1.1教材因素

高中数学更加偏向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往往忽视学科背后的文化背景。在教材的设计上,也是侧向于如何使学生高效地吸收知识,有关于文化方面的知识涉及很少。在一些高中很多老师已经关注到数学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尚未普及,也未能在教材上体现出来。

1.2教师自身因素

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也是影响数学文化教学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教师本身未能充分认识到数学文化,在这方面知识缺乏;另一方面教师虽然认识到了数学文化的重要性,也设想过去认真推行,但是由于重重的课业压力,很多教师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容易,再没有其他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数学文化的教学。另外,一些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师更是不会轻易改动自己的教学方案。如此一来,大部分教师落实数学文化的渗透就变得尤为稀少,实行起来也步履维艰。

1.3环境因素

在新课改之前,国家教育尚处于应试阶段,一切以学生的成绩为教学目标。这一条件的限制,导致教育界从上向下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发生了偏颇。学校管理者会以学生成绩作为来年招收新生的宣传,也是为了完成上层下达的指标;教师需要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将它落实到每一学年每一学期甚至是每一季度的考核中,教学方案的设计也是不断以任务为主导,数学文化作为次要教学目标自然不会得到良好施行;学生父母要求学生取得良好成绩,借以完成升学,很少在意学校中教师的讲课内容;学生在重重压力之下,与考试内容不贴近的数学文化,自然很少花费精力去认识。如此上下联动,数学文化将很难在高校落实。

2数学文化的渗透意义

2.1能够激发学习兴趣

很长时间以来,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可能只是一些公式、定理的集合,对于数学的学习模式也是记住定理,套进题干,解题这样的思路。学生很难对数学产生兴趣,很少去探究每个定理、每个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课堂本不该是枯燥的,应该是活泼有趣的。单单运用科学设备、改进课堂教学方式虽然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可以从教学内容方面考虑。数学起源于古代先贤对生产的研究,为了丈量田亩、改造工具,因而才会产生数学文化。数学历史的教学会帮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同也会更高,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2.2能够提高人文素养

数学的发展伴随着古代文明的兴盛与衰落。观察一些闻名于世的数学家,我们不难发现,古代学者对于数学文化的重视。为了拯救数学文化,怀特、克莱因相继著书出版,后有现代学者跟随他们的脚步,想要重新拾起数学文化的辉煌。数学产生于古代先民的生产劳作中,在西方也伴随着各种学派的诞生与灭亡,比如希腊的伊奥尼亚学派、毕达哥斯拉学派、智人学派,还有后来的柏拉图学派、原子论学派。而数学中的原理与其他学科本就可以交叉进行,例如数学中的对称与语文中的对仗,数学中的无限论到语文中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等等。数学文化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数学的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解题和逻辑层面,也该着重于学生的历史观、价值观的培养与教育。

2.3能够转变学习方式

学生只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是乏味无聊的,数学中的概念、定理、解题方法都是伴随着数学文化发展而来的。在课堂上,可以运用数学文化创设情景教学,将数学文化和数学中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在课外学习中,鼓励学生多看一些数学文化相关书籍,了解数学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穿插数学文化,可以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以数学文化作为吸引学生理解数学的引子,也会使得数学不再那么让学生感到望而生畏,而是与人们的实际生产和日常生活紧紧联系的。数学也应该服务于生活,数学的应用性应该在数学文化的助力下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数学文化中,学生也可以体会数学的魅力,而不再局限于课本上干瘪的文字,数学文化教学的推行会帮助学生转变从前单调的学习方式,理解浩瀚的数学文化,进而在心中更深层次地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2.4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应试教育下,大多数教师主要教育学生适应于考试,但忽略了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数学文化的渗透,将拉动教师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在将这些知识教授给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会更加融会贯通。这对于教师本身而言就是一次自身知识的扩展、能力的提高。教师的以身作则又会带动学生的学习,双方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可以共同进步。新课改的到来是教育界新的发展契机,教师将会致力于培养更加全面化的人才,教师自身也会随着社会的需求而不断完善自身能力。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又会带动教育业的竞争,会有更多教师不断涌入提升能力的大军中,也会贡献出更多的优秀教师。

3数学文化的渗透策略

3.1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与数学文化相互贯通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理念侧重于哲理化概念,其抽象性和逻辑性更强,但因过于偏重哲理性而易使课堂氛围趋向于严肃化、紧张化,不易让学生深入领悟数学的趣味性。而数学文化,其本身就是符合人类情感需求的,以人类为主体的人文化概念,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引入数学文化,将数学文化贯彻到教学理念中,二者相互结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活跃性。由此,需要教师具有更高地文学素养,不仅在自己的教学领域需要有较高的造诣,还需要在其他文学领域,拥有相应的建树,这样才能带给学生更好的文化影响,更容易引入数学文化。随着新课改逐步推进,高中数学教材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这种条件下,教师也需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不可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应该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将其融入到课堂中去。教师可以参与培训,加强和其他教师的教学交流,不断研习网上教学资源。而学校也应该给予教师更多研讨的机会,给予教师教学资源上的支持。比如,学校应该完善教学设施,帮助引入新一代多媒体教学。其次,学校需要提供给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定期举行培训,力求让教师教育紧跟新时代需求。而校内的科研交流必不可少,可让教师轮流去听其他老师讲课。此外,不能拘泥于所教科目,应该到不同科目中去参观学习。尤其是各科目教师要一起交流。例如,设置一个具体时间,让所有优秀的老师,共同谈论授课经验。因此,学校应该提前安排教师时间。高中课业繁多,学校应该致力于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高度密集的安排课程,应该缩减教师的课程,让教师更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

3.2注重情境导入

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高中的知识难度呈现阶段性增长,知识和概念更加抽象化,需要更高地逻辑性思维能力。学生整体需要不断地提高理解能力,并专注于课堂内容,才能在数学上有所提升。一旦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且教师不能做好引领作用,那么,学生的数学成绩就会出现断层化下降。因此,教师需要提高课堂的效率,吸引学生注意力,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需要引入情境导入。当学生置身于数学的情境中,才能真正的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但在创设情境时,教师需要将数学文化同情境相结合,让课堂的文化性水平得到提高,而不是简单的为了教学而教学。例如,“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痛点,教师就可以在该章节中,利用“高斯求和”的故事,以故事化的形式,导入新的课程,让学生保留学习的兴趣,在这种充满故事趣味性以及幽默性的状态下高效学习。除此之外,在数学学习中,应用题是一个重点。“如何选择才是最有效的决策”等应用题是常见题型。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甲乙丙等商家,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运算,采取最合理的反式。这些方式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深入体验课程,真正将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课程中。

3.3结合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一个体系,也是数学教育中的框架。但是,数学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带有理性化的体系,它对于学生的自身能力要求更高,且因其以理论化为主,较晦涩难懂。所以教师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把头脑中概念化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化、生动化、形象化的课本知识,以达到降低课堂难度,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的目的。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就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或者数学文化中蕴含的故事,让学生把头脑中的概念和实际联合起来。数学文化就充当了联系的媒介。以数学文化作为联系的媒介,会让数学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框架。例如,在讲述“空间几何体”这一章节的知识时。为了有效引入课题,教师可以先讲述笛卡尔和几何的故事,借用故事引入“几何”这一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好奇心。当学生有足够的好奇心时,教师再接着讲述“商鞅桐方升”的故事,让课堂的气氛活跃到顶点,在此时,教师就可以真正带入“空间几何体”的知识。学生就可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接受系统化理论化的数学概念,帮助学生接受数学,喜欢数学,把数学的结构美,对称美和文化价值根植于学生理念中。

3.4创编校本教材

数学文化具有多元性,而不少教师对数学文化的认识具有单一性,其对数学文化的掌握主要来自于教材,但教材的使用主体是学生,因此其知识体系是较为简单化的。除此之外,教材多偏向于知识的传输,对于所谓的数学文化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前提下,如果不扩大资源的来源范围,是很难得到创新的。因此,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自发的编写符合传播数学文化的书目,助力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运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创编数学文化校本教材时,需要结合学生的需求。例如,在创编数学文化校本教材时,可以广泛的征求学生的意见,设置意见箱,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意见,并且给予写得很好的学生奖励,既可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帮助更好的创编教材。学校也可以成立一个“学生议事组”,其成员既包括成绩拔尖的数学学子,也包括各个科目的优秀学子,让他们共同的参与创编数学文化校本教材。当然,也可以另外创编一本符合教师教学任务的教材,其成员主要是各个科目的骨干教师。由他们分享并且记录授课经验,达到各个老师共同交流探讨的效果。

3.5获取家长支持

多媒体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的进步是相连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演进,对于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而数学文化也可以通过网络高效的传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数学文化,这是一种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也更容易迎合新一代学生的需求。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提倡学生以多重现代化手段,诸如手机、电脑等去查阅相关的数学文化资源。而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在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也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言行观念都容易影响到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有必要和家长加强交流,当家长也助力到数学文化的传播中,那么孩子也会更有学习的动力。也容易在家庭中形成学习的氛围。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数学文化活动,以家庭竞赛的形式广泛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而学校也可以设置相应的奖励,由此带动校园整体对数学文化的学习热情。而教师也可以和家长相联系,定期和家长展开交流。比如微信联系,或者是在家长会上和家长一对一交流。此外,教师可以定期在家长群里设置问题。比如,最早的空间几何体由谁发现的?这些问题可以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回答,回答正确的家庭可以获得相应积分,在学生期末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学习的过程是相互的,互相促进才能共同提高。

3.6布置课后作业

作业是每个学生学习阶段必不可缺的任务。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只有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落到实处,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对于数学这门科目来说,更需要布置作业,这是培养数学思维,帮助提高学生推理能力与逻辑能力的必要举措。而老师也可以通过检查学生作业,了解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再结合课堂解决学生普遍性存在的问题。在布置学习任务时,老师需要有意识的结合数学文化,让数学知识不再单调化。数学文化是提高数学趣味性的重要引擎,将数学文化融入到作业中去,也能帮助学生缓解课堂上的疲惫,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例如,在“简单随机抽样”教学任务中,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课下作业,以辩论赛的形式让班级随机抽取12名学生,论点可设置为“简单随机抽样可以做到公平挑选12名学生吗?请说出原因”,老师将全部学生分为两组,分别以正方和反方的角度,完成这场辩论。而辩论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让课堂不再严肃,也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提高课堂整体的活跃力度。4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将数学文化融入到其中,通过以上几大方面,采用多元的形式,加强学生的课堂体验,促使他们能够更加地喜爱数学,更加地了解数学,以此使其高中学习更加充实。

作者:郭景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