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与对策

2022-02-11 12:20:01毕业论文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培育高职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已然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如何从时代的前进中把握历史方位,担起教育之责,弘扬爱国精神,是新时期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所在。这就迫使我们必须持续深入研究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从而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向度,借鉴运用精准滴灌方式,努力在摸清思想底数、精研教育内容、创新方法手段、打造过硬队伍、精准检验评估上下功夫,确保爱国主义教育充满时代性和感召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本向度;精准滴灌

自古以来,我国就注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精神具有不同的主题和历史使命,但其本质从未发生改变,始终饱含着人们对国家的强烈归属感和认同感。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谈及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并非因循守旧,也不是缺乏远见,而是时代的呼声、民族强大的使然、国家强盛的需要。因此,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培育高职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使之做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是对当代高职院校的基本要求和价值指向。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向度

爱国主义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进入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关键,以秉承爱国爱世界的天下情怀为目标。

(一)基础: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首先,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一些独立思考能力较弱的青年可能被谣言所迷惑,导致自身爱国之情被弱化,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同心协力为广大青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空间,主动保护青年的爱国情怀。其次,高校要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学生的爱国之情,使其进一步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以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1]。

(二)关键: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具有符合本国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才能茁壮成长、与众不同,其国民才能真正站立。我国早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时就准确把握历史脉络,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精神引领[2]。长期以来,广大人民群众一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守护者和实践者。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广大人民群众需要承担时代使命和历史重任,需要传播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内在的精神支撑,以凝结其共同的价值追求,自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目标:秉承爱国爱世界的天下情怀

历史经验证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数千年不倒,是因为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引导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因此,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更好地发挥广大人民的主人翁意识,以汇聚并焕发中华民族的自力更生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齐心协力、矢志奋斗。在产业链高度依存、商品服务高度互补的时代,不面向世界,爱国主义就有可能走上狭隘民族主义的歧路,只有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爱国主义精神才会有更精彩的诠释。

二、当前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种倾向

(一)“知”的欠缺,表现为组教施教能力不过硬

高职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是理解的,但仍存在以拿到学分、顺利毕业为目的,把参加学习教育当作任务来应付的想法。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任课教师组教施教能力不过关。通过走访座谈发现,爱国主义教育碎片化现象较为严重,39%的学生认为内容缺乏计划性、规范性、操作性;35%的学生认为教师讲不深、讲不透、讲不活,提出教师要“灵活使用授课技巧”的问题。可见,组教施教过程中,教师“知”的方面较为欠缺,或多或少存在知识储备与时代发展结合度不够、教学内容紧贴学生现实思想不够、授课技巧灵活调整转换不够等问题,这些对激发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热情具有较大影响,甚至出现在教育实效上走了空、落了虚、打了折扣。

(二)“行”的不足,表现为教育形式革新不到位

放眼当下,“00后”学生逐渐成为扛起社会责任大旗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大多没有经历艰难困苦,没有经受重大挫折,一定程度上缺乏心理依靠。调查显示,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课堂理论灌输占76%,优秀影视展播占8%,实践活动体验占11%,讨论交流、网络阅览等占5%;学生认为课堂教育灌输能深刻感悟爱国主义精神的占71%,几乎所有学生都乐于参加实践活动,以进一步增强体验感。可见,单纯依靠理论教学,期待通过几次课堂灌输就让学生满怀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是难以实现的。对于成长于网络时代的高职学生来说,如果不迎合时代特征,不注重在“行”上下功夫,就难以让爱国主义教育落地生根[3]。

(三)“知”“行”不一,表现为学用贯通理念转变不彻底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新的历史条件下,虽然高职院校在教育中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制度体系,但如何实现“知”“行”合一依然任重而道远。当前,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仍然依托思想道德与法治等思政课程展开,专业课教师也需要通过课堂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元素。这要求部分教师立足岗位完成教育任务后,还要参加各类培训和比赛,以进一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进而提升职称等级。这就客观造成了他们精力分散、重心偏移,往往把备课当成“苦差事”,只注重形式上的“留痕”,不注重思想上的“留迹”,在教育、转化、实践的过程中缺少实际应用的“闭合回路”和效果反馈的统一衡量,学生自然达不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三、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摸清思想底数,找准滴灌靶心

精准找到学生思想“穴位”是搞好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一是分析务必全实透。新时代,高职学生接收信息广泛,思维异常活跃,价值理念更加务实,且有个人见解,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事物,但受自身知识阅历等的限制,对社会复杂现象和矛盾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较弱,容易主观臆断、随波逐流。因此,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应整体把握学生时代特点,从宏观上找准思想穴位。二是调研务必深细准。教育者应主动融入学生,用心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内心需求。既要通过座谈交流、问卷调查、谈心谈话等传统方式掌握其家庭、性格、爱好等基本情况,又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群体和个人的学习、生活、思想等状况进行精准识别、分析、预测,由此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三是观察务必勤广快。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成效如何,往往通过他们的言谈举止、脾气情绪、学习状况等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教育者眼勤多看,学习教育看态度、实践活动看情绪;耳勤多听,课堂听发言、课外听反映、座谈听心声,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建议,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腿勤多跑,深入学生课堂、社团、宿舍,以深入求实效。

(二)精研教育内容,丰富滴灌养分

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在内容,内容如果假大空,就难以增强吸引力、提升注意力。一是深入浅出讲好“大道理”。从爱国主义理论的背景意义、形成过程、实践运用等多个维度出发,将其分解成一个个易于理解的问题,串成学懂弄通的路线图,既能体现历史厚度、政治认同、民族自豪,使学生把握科学体系、掌握精髓要义;又能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易化,用趣味的语言使理论由晦涩变明朗、由烦琐变简明,让学生能听得懂、学得进、悟得透[4]。二是真情共鸣激发“正能量”。为保证爱国主义教育走进学生内心,授课就需要形象生动、声情并茂。教师应充分挖掘历史上的感人事迹,使学生在学习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应紧抓当前开展的“四史”教育,引导学生学战斗英雄、讲英模故事、创优良作风;应多设置一些具体详实、触动心灵的生活细节,还原场景、再现事实,使之在学生脑海里刻下深深的烙印。三是乘风破浪敢当“弄潮儿”。高职学生喜欢追求新颖和潮流,因此,教师应多引用“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这盛世之中华”等网络热词热句,活跃课堂气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应善于运用网络新媒体,制作理论图解、视频短片,开通专题论坛、微信公众号等,将理论多维立体地展示给学生。

(三)活用方法手段,丰富滴灌形式

一是“百花齐放”让氛围“火”起来。教师应注重开放式互动,把教育空间向社会、家庭拓展,既积极“请进来”,邀请老英雄、老模范、老先进给学生传经送宝,让学生家长参与学生的荣誉时刻;又大胆“走出去”,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场馆、历史古迹等现场实地教学、接受教育,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二是用好载体把平台“搭”起来。教师应借助影视直观化、多维化、形象化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观看红色影片中受感化、励斗志、立标杆;应把学生中的典型事迹与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起来,拍摄成5~8分钟的微视频来反映大主题;应尝试运用“用户思维”“用户体验”等理念,积极搭建学习“新门户”,建好用好靠屏幕说理、用指尖引路的“云端课堂”。三是注重实践使教育“动”起来。教师应积极探索渗透式、整合式路子,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活动、进生活、进舞台,立起“教育随着学生走、课堂随着学生转”的导向;应注重文化育人,抓住重大节日、各类庆典等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歌咏比赛、演讲比赛、文化体育等活动,变“文化娱人”为“文化育人”,促使教育入心入脑入行。

(四)精准检验评估,确保滴灌效果

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必须通过全面客观、科学精准的评估来实现,不能停留在差不多、过得去的层次标准上。一是整体构建硬指标。评估爱国主义教育应细化措施、量化指标、刚化要求。基础性指标应着重考察“排课、备课、授课、讨论、实践、总结”6个环节是否走实,基本制度是否坚持;过程性指标应突出教学手段的创新性和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检验性指标主要看学生在实践转化层面的学习热情、生活态度和作风纪律等。二是活用方法促成效。灵活采用6种基本方法:(1)推门听课,通过现场听课、参加讨论等方法观察课堂氛围、活动开展等情况;(2)查阅资料,查看备课材料、教案课件、随堂笔记等情况;(3)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情况和对教育效果的基本评价;(4)座谈交流,以聊天交流、话题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讲真话、讲实话;(5)考核评价,教师层面开展“优质课堂、优等教案、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学生层面区分知识类、理解类和辨析类问题组织开闭卷相结合的考评方式;(6)数据采集,重点采集学生表彰奖励、参加实践活动、遵规守纪情况等基础数据。三是整体联动见真招。加强对评估的科学指导和综合协调,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方式的办法,直奔教育课堂、活动现场,随机抽查检查,最大限度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将检查评估融入平时的教学督导、专项检查等一并实施,不搞重复劳动;注重考评对象涵盖全体师生,应进行动态、连续、长期观察,既横向比较优劣,也纵向看进步退步,确保奖惩有度。结语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性和感召力是其生命力所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职院校应把爱国主义教育摆到突出位置,常讲常新、常抓常促,应凝聚各方力量,切实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成效,真正把教育做到学生心坎上。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3(6).

[2]习近平.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N].人民日报,2018-05-03(2).

[3]林秋琴.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20(10):102-105.

[4]张立双,王峥.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新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5):79-83.

[5]滕培秀.新时代家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路径[J].教育探索,2020(12):69-72.

作者:林艺蕾 单位: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