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高校美育课程创新性问题及路径

2022-02-17 14:05:01毕业论文

摘要:自我国社会步入新时代以来,美育意识逐渐在高校教育体系内落地、落实,并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个性化发展的内驱动力。但就目前高校美育课程建设而言,存在美育课程体系定位不明晰、美育课程形式单一、美育课程内容滞后的问题。为改善此种现状,文章以新时代语境下高校美育课程内涵为切入点,简要分析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现存问题,重点从跨学科整合、创设校园美育环境、推动数字化课程建设、优化美育课程评价体系四大方面探究新时代语境下高校美育课程创新性。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美育课程;创新性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数千年来人们从未停止过追求审美、道德修养、文化涵养的脚步。新时代语境下,美育的内涵与外延均有所丰富,并非局限在艺术熏陶或视觉审美愉悦上,更重要的是挖掘美育潜藏的思政意蕴、文化元素及德育内涵,牢固树立以美育人的意识通过美育课程的实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但就目前高校美育课程建设而言,存在定位模糊、形式单一且内容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高校美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此,在新时代语境下需找准美育课程创新性目标,结合时代特征丰富美育课程形式及内容,并以评价为支撑不断推进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动态化调整,进而保证高校美育课程与时俱进、创新性发展。

一、新时代语境下高校美育内涵

美育,亦被称为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指培养学生感性与精神力量,使学生整体达到和谐的教育活动。我国美育意识由来已久,但真正作为单独学科融入高校育人体系起步较晚,理论与实践研究尚未完善。新时代语境下,美育内涵及外延均有所丰富,不仅注重培育学生审美素养,更重要的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出发充分发挥以美育人的价值,利用美育课程的多元性、丰富性及其与德育、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的交互性等从思想意识,到审美观念发展历程,最后到社会与生活实践行为等对学生进行正向与强化干预,使学生逐步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新时代特色理论为核心,以实际为导向的审美感知力、理解力、实践力与创造力[1]。

二、新时代语境下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现存问题

新时代语境下,高校对美育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但受制于传统教育理念、课程模式,使得高校美育课程建设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为:其一,课程定位不明晰,存在“单打独斗”,与高校思政教育、文化教育及德育“各自为政”的现象,导致美育课程缺乏指导性且建设实践较为粗糙;其二,课程形式较为单一,美学原理及基本知识依然以教材为呈现载体,导致美育课程缺乏吸引力与直观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美育课程的积极性;其三,课程内容滞后,缺乏与新时代语境的契合点,尚未树立古今、中外的贯通思维,导致课程内容与学生需求脱节,不利于美育课程的创新性与可持续发展;其四,实践性不足,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导致美育课程空间狭窄,难以渗透至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2]。

三、新时代语境下高校美育课程创新性的路径

新时代语境下,高校美育课程创新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且个性化发展、充分彰显课程育人价值、高效率达成以美育人目标的必然选择。但美育课程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持续性且动态性的过程,需完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对美育课程的建设、实施及评价进行细致安排,才能形成科学高效的美育课程体系。为解决高校美育课程现存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美育课程创新性,助推美育课程特色化、高质量发展。

(一)明晰美育课程定位,实现美育课程跨专业整合

明晰美育课程定位,是美育课程创新性的前端环节。新时代语境下,高校美育课程走出“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弊端,与思政教育、文化教育及德育协同配合,共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凝练学生核心素养,为其未来适应及融入社会做足准备。因此,在高校育人体系美,美育应当为基础性但与其他学科紧密相连、交相辉映的课程,唯有秉承跨学科整合理念才能充分发挥美育课程价值,达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美育目标。1.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美育课程思政特质新时代语境下,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大思政”格局成为高校育人的重中之重。美育属于美感及情感教育范畴,注重学生内心体验、主观欣赏及深入品味,激发潜藏在学生内心的,中华儿女共同有之地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而使学生将审美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作用机理[3]。思政教育与美育的互补性、共同性体现出美育课程的思政特质,因此需坚持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引领,围绕思政理论课的理论性、思想性及针对性、亲和力深入挖掘美育课程内的思政教育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至美育课程体系中,通过多样化课程实施形式弥补灌输式思政教育不足,从而通过美育课程创新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践行力。2.树立“德美相长”理念,探索以美立德的有效方法自高校美育改革以来,德育与美育的纵深融合便成为新时代语境下一项重要课题。在高校美育课程创新的过程中,既需要挖掘学科内体现的中华美育精神、民族审美特质,增强美育与德育的有机整合,又需要把握好美育与德育的边界,以避免走入课程建设误区,背离美育的本质。例如在以绘画、音乐等为美育课程内容时,可以将中华民族优秀画家、音乐家的事迹等引入到美育课程内容中,让学生在欣赏绘画、音乐作品的同时受到中华民族古代艺术家精神的感召,引领学生学习我国古代艺术家坚持民族寻根、精益求精、开拓进取、不畏艰难的美好品质,指导学生从古今贯通的视角切入探寻如何以艺术化形式提炼最能体现生活事物风貌的创作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艺术熏陶、文化浸润与道德启迪,既可以促成学生正确道德观念、良好道德品质,又可以提高学生审美实践力、审美创造力,真正实现了德美相长[4]。3.坚持以文化人,依托美育课程传承中华传统美学思想中华传统美学思想内涵丰富,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及自然观,“象外生境”的艺术观等,且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淀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思想、思维方式及宝贵的美育资源、精神财富。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学思想融入美育课程体系中,与原有的西方美学理论产生碰撞与交织,选择中西方同时期文艺作品为知识载体,以中西方文化发展历程为脉络,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作品分析中逐渐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学会赋予历史文艺作品以当代关照,能够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作品背后的文化环境、政治因素、历史渊源及文化融合形式,将使学生以辩证、发展、普遍联系的观念看待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纷至沓来的文化思潮、多元化的审美观念,从而使学生在坚持文化自信、高度文化自觉的前提下以理性、客观、包容的国际视野、思想观念看待文化、艺术等,有助于促成学生个性化美学理论体系与审美认知结构。

(二)创设校园美育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价值

校园环境是美育特色文化所依托的载体,反映着高校师生群体对美的追求、审美情趣、文化品格、精神思想以及办学特色。因此需要将校园环境作为高校美育课程创新的着力点,把环境作为美育课程宝贵资源,促使学生在与校园环境不断交互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系统的审美认知结构。1.广泛开展美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追求美的意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想将美育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美育课程的创新性,便需要广泛开展美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如组织艺术专业学生创作作品并进行展演,使全校学生直观感受到新时代青年的风采与审美面貌,激励学生以美的形式描绘生活、指导行为;再如依托传统文化,如版画、汉字等开展审美体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基本的美学原理创造出兼具美学观赏性及文化底蕴的版画与书法作品,在体验中感悟凝结在版画与汉字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无限魅力。此外,可以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为核心目标开展“我与国旗的故事”主题实践活动,请学生以摄影、摄像的形式表达自身对祖国的热爱、对国旗的尊重、对无数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学生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探索出“黄金比例分割”“三分法则”构图技巧,感受到光影不变化的美感,汲取持机姿势、摄影摄像等知识,并且真正在活动内有所思、有所获、有所感。2.引领学生改善校园环境,调动学生“主人翁”意识在传统的美育课程模式下,因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学生主动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十分薄弱。基于美育课程的创新性,将校园塑造为学生审美实践的广阔空间,可以是学生领会美的价值。如开展“建党百年手绘墙”征稿活动,请各专业学生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与专业素养自主筹划手绘内容、调整画面布局、选用及搭配颜色等,以手绘的形式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历程,自主选定主题从“新中国曙光”“伟大成就”“英雄人物”等多方面进行手绘创作,以手绘形式梳理党史发展脉络,以艺术化方法让英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学生参与手绘墙创作的过程,便是学党史、悟思想、明方向的过程,由学生共同绘制的手绘墙也将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个充满生机的育人阵地[5]。

(三)推动数字课程创新,拓宽美育课程实施空间

数字课程是高校美育创新性的驱动力,将传统以文字及教材为载体的美育课程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鲜明的图像、影像、音频等,可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知觉,帮助学生获取充足的审美感性材料,从而实现自身思想观念至理性的迁移,助推学生形成鉴赏评价、思辨能力。1.搭建线上美育课程平台,满足学生多元化体验需求新时代背景下,媒体融合趋势愈发明显,各类信息媒介层出不穷,在为学生学习、社会交往等提供便利的同时,网络内充斥的多元化审美观念、不良审美思潮、虚假负面信息等也为高校美育课程创新性带来了多元化挑战。若想契合时代脉搏、扎实推进美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便需要入驻网络、利用网络,抢先占领网络美育高地。为此,建议高校积极搭建线上美育课程平台,根据多元媒介的信息传播特点精心制作美育课程内容,实时发布美育咨询,整合前沿先进的美学思想、美学精神等,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泛在式、移动式与开放性的美育课程平台学习知识、欣赏作品、交流感悟、分享经验,从而提升美育课程质量,扩大美育的辐射面与影响力。2.开发虚拟现实课程载体,增强美育课程的感染力虚拟现实技术是新时代语境下高校美育课程创新性的集中体现。将抽象笼统的美育课程内容转化为直观生动且具有交互性的虚拟现实影像,可以带给学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深化学生对美学原理的理解与认知,使学生领略到美育课程的独特魅力,并显著增强美育课程的感染力。例如将中西方绘画相关知识与作品等转化为数字资源,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现中国画及油画的创作过程,将知识的被动式传输,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性汲取,引导学生于直观的VR影像内提炼出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与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在技法与美学思想等方面的差异性。同时,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以虚拟现实技术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其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一行一动、一笔一墨,在细致品悟与欣赏中自然而然地领悟何为“气韵生动,象外生境”,感受到我国绘画追求“神似”,在乎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将画家的无限意识与旷达思想渗透至有限的画面与对象中;而西方绘画以表现主义、形式主义为主,注重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再现。学生欣赏、观察、对比、分析,领会到美的真谛。

(四)优化美育课程评价体系,着力实现以评促建

课程评价是新时代语境下高校美育课程创新性的支撑力量,善于从美育课程建设中总结经验、反思教训才能构建动态化美育课程体系,实现美育课程资源整合、体系建设、课堂实施的良性循环。1.完善美育课程评价指标基于高校美育课程创新性的课程评价指标,不能局限于审美素养,如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审美实践力及审美创造力,还需要以美育与德育、文化教育、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为依据将道德品质、文化品格、思辨能力、思想水平、政治素养等融入美育课程指标中。但需要注意的是,美育与德育、文化教育及思政教育虽然在核心追求上具有共同性,但对人的培养则各有侧重,因此在编制美育课程评价指标时一方面需要把握好美育的本质及课程属性,明确美育所对应的各类基本素养与实践能力,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美育课程评价指标框架;另一方面提炼美育与德育、文化教育、思政教育的交互点与交叉内容,以此为依据完善美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如美育课程对应的审美素养之一为审美感知力,将其作为一级指标,下设“于古今中外文化内提炼审美经验”“判断多元审美观念”“包容不同审美情趣”等二级指标,以此形成横向上囊括美育与其余学科整合,在纵向上兼顾学生基本素养的美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2.构建多元主体美育课程评价体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需要将美育课程评价意图渗透至学生学习、社会交往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由学校、课程教师、专业学科教师、家长、学生、社会等多元主体构成的美育课程评价体系,接纳来自多方主体的意见与建议,以评价结果为导向优化改进美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不断调整美育课程结构,并实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审美观念与心理状态等,根据学生行为表现、审美判断依据、审美实践行为等个性化制定以美育人方案,以此适应学生成长需求,保证美育课程与时俱进,有效提升美育课程的创新性。

结语

高校美育课程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驱动力。目前高校美育课程存在课程目标不明晰、形式单一且内容滞后的问题,建议高校明晰美育课程定位,实现美育与德育、文化教育及思政教育的有机整合。同时,将校园环节塑造为美育课程资源,依托实践活动培育学生审美素养及道德品质。此外,推动美育课程的数字化创新,积极搭建美育在线平台、开发VR课程等增强美育感染力与影响力。最后,构建完善的美育课程评价指标及多元主体美育课程评价体系,以促进高校美育课程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晓清,王永伟.“象&;形&;境”理念下高校美育课程内容建设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34):158-159.

[2]孙鸣晨.“以美育人”思想下高校美育课程的改革路径——以美学原理课程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1(21):113-115.

[3]吴春薇.新时代美育改革背景下高校美育体系构建探析[J].现代交际,2021(18):14-16.

[4]谢欣然.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学刊,2021(17):92-94.

[5]李鲜花.课程思政背景下新时代高校生态美育发展路径研究[J].大学,2021(32):80-82.

[6]黄新霞.构建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地方高校美育课程体系——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背景[J].中国文艺家,2021(07):123-124.

作者:王春雨 单位: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