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对外汉语及对联文化综合课设计研究

2022-02-18 10:39:09毕业论文

摘要:对联以汉字结构为基础,承载诗词格律的婉转之美,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高度的凝练概括性。作为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独特形式,它总结了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经验,生动地反映出人民的生活智慧和风俗习惯。与二胡、中国结、中国龙等一样,对联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符号,是外国人认识中国的起点和兴趣点之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对联文化,可以加深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

关键词:对联文化;对外汉语研究;综合课设计

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不断拓宽,双方在文化价值领域表现出更强烈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的倾向。对外汉语教学在中外文化差异的鸿沟中架起一座沟通桥梁,对外汉语人则向其他国家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联文化不仅能体现中国物质文化生活,而且更具有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对对联文化进行教学研究和设计,有利于外国友人深入理解中国文化中汉字和韵律的形式美、音韵美、意蕴美。

一、对联和对联的文化内涵

(一)对联

对联是借助纸、布或柱子进行展示的对偶语句,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楹”解释到,“柱也。从木盈声。”楹,通常指的是堂屋前部的柱子,所以有门楹、梁楹、楹柱、楹桷等用法。而“联”的释义为“连也。从耳,耳连于颊也;从丝,丝连不绝也。”联的本义是用丝绳贯穿器物的耳朵以提挂,相当于把某物连接起来。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楹联就是把一个个字词连接成一串对偶的语句。因为古时多将对联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所以它又被称楹联、门联或对子。

(二)对联的文化内涵

关于文化结构的剖析,学界有很多分析方法,本文主要从物态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揭示中国对联文化的内涵及特点。1、物态文化字词是大众最能直观感受到的文化表现形式,对联就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大多数时候是写在纸或者布上的,也有书写、悬挂、镌刻在其他建筑物或器物上。由于骈文和律诗是它的直接源头,所以对联最基本的特征体现为“对仗”,主要包括了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汉语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所以对联讲求字数相等时,也同样明确了对联在音节相等上的特点。汉语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虽然音节发展到现在有些变化,但我们还是能够将它分成平仄两大类,平对仄时即相拗。春联是对联常见的、完整的展现形式。在春节期间人们要举办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例如祭祖、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等,而贴春联就是其中的一大特色。春联是在桃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唐宋以后,民间春节贴春联的形式越来越普遍,王安石曾记载有当时的情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精神文化对联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样式,是中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逐渐发展而来,代表了他们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除了装饰功能,对联还能在不同场合表达人们不同的心境。新春佳节挂喜庆联祈愿来年平安顺遂,登高游览风光景色时写名胜联抒发开阔心境,朋友小聚做文字游戏引趣巧联赏玩等等。例如宋朝时期,苏轼与好友佛印和尚一同泛舟江上游玩,酒醉酣畅时两人欲连对子乘兴作乐,苏轼见河边有黄狗正在啃骨头,便出上联:“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对苏轼的小把戏心照不宣,只将手中题有苏轼词的折扇丢入江中,随即对到:“水流东坡诗(尸)”。利用谐音的双关手法,两人作出一副哑联,可叹可赞。对联的形式一般短小简约,对语言色彩、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所以它能够做到在高雅和尘俗、端庄和诙谐之间相互来往。不仅是文人阶层,普通民众也能借对联这种文学形式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例如正月十五元宵节庆,民间逐渐约定形成了大型的灯会活动,舞狮、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等都是灯会上的热闹玩法。“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夜如年”、“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描写的就是元宵庆典这一传统的盛大景况,人们借对联展现团圆欢聚、和睦相处的美好生活方式。

二、对联文化课堂教学整体设计

(一)设计思路

“文化因素与语音、词汇、语法不同,它本身没有独立的物理形式(如语音),没有特定的形态标志(如语法),没有独立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如词汇),它的存在是通过其他语言要素的形式显现出来的[1]。”对联的字数和平仄是最主要的形式要求,由此,我们可选择以“文化专题兴趣班(选修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汉语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汉字,汉字属于汉藏语系,是一套表音又表意的符号体系。在进行对联教学时,教师应把汉字作为基石,并以拆字联等趣味形式011引入,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结构魅力,发挥兴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对联虽然有规定的格式要求和韵律限制,但汉字的音调都有固定的调值和长度。教师可以用保留了大量古音的方言,例如闽南方言,从音韵方面进行对联语句韵律、意境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古人对文字的巧妙运用。

(二)教学目标和对象

对联文化中涉及了大量的汉字知识和更深层次的平仄韵律知识,尤其是韵律知识的专业性,已经远远超过普通的语法知识难度。本次对联文化教学面向的学生是掌握了至少2000至2500个的汉语词汇及基本语法知识的中高级汉语水平的汉语语言学习者,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烈的兴趣。以往的对联教学可能是作为书法课教授写字技巧的一部分,也有可能是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简单讲解春联的相关知识,它属于技能课程或文化知识课程的某一版块,并未独立分化出来。本课在设计之初是香把对联教学作为一本独立的选修课进行设置,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跟听说读写技能课一样,强调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首先,对联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对联形式和基本内容,了解对联的文化知识和中国传统习俗。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的交际中灵活的运用对联,比如在春节期间张贴门联,朋友生日送贺联等等,但一定是在特定的场合里用合适的内容。克拉申认为人类获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对信息的理解,也就是通过吸收“i+1”可理解的输入习得语言知识[2]。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对联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输入的内容是学生水平能够消化吸收掉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设置特定场景和营造更加真实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理解理论知识。

(三)教学方法和原则

语言讲解和图片展示相结合。传统语言讲授是直接将教学内容从文字转变为语音形式,这样虽然有利于学生理解意思,但不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接纳目的语及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目的语的思维体系。图片能生动直观地显示对联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再配合教师的语言讲授,课堂就会呈现出丰富立体的效果。开展体验式文化活动。莫兰为设计师生有效互动提出了“文化体验理论模型”,主要包括“参与文化体验、描述文化信息、阐释文化观念和自我反思”四个环节。除了课堂的教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如参与真实的文化体验活动,也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为了更好地体现“学以致用”原则,教师可在课后开展对联创作书写、展示鉴赏活动。学生自己结合自身文化背景、经验和所学对联文化知识写作出独具特色的对联,教师再分别给予具体的指导意见。另外,还可以通过参观对联展馆获得文化体验。教师带领学生观摩展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展品建立联系,诠释展品背后的故事,通过实物形象的铺垫理解对联文化信息。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2013年,美国加州大学阿曼多·福克斯教授率先提出SPOC的概念,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PrivateOnlineCourse)。这种新型课程设置强调了教学的小班化和个性化,更能加强学习深度,优化学习效果。按照“先用后评,以评促用”的原则,教师可将教学环节设计分为三步。首先,在上课前让学生通过线上课程预先了解本堂课涉及的语言活动情境,以及准备自己的课堂展示内容;其次,在课堂中教师以练代讲,让学生根据情境选择适用的对联形式进行操练,组织学生之间讨论互评,再由教师总结点评;最后,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探索对联的有关使用情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把传统课堂和教育技术联系在一起,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资源,而且帮助学生在自由讨论和生活实践中贴近目的语语言环境,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对联文化的意义

对外汉语课堂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和通道,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从这里走向世界。对联在中国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言语模式,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学样式。对联与汉民族思维特点、审美观念有深度的契合,涉及语言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其诗性特点和修辞手法的丰富多样而具有很强的趣味性[3]。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播,也有利于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

四、结语

对联所具有的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外国人了解中国古代和当代社会生活的突破口之一。将对联文化引入对外汉语课堂,通过以对联为载体的汉语教学,贯彻整体性教学的理念和原则,可以使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意识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达到有效提升汉语学习水平的目的。同时,把对联文化教学纳入对外汉语教学体系设置中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思源,林国立.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杨大方.对联在少数民族院校汉语教学中的方法论意义[J].民族教育研究,2014(3).

[4]李乃亮.语文教学中的对联探趣[J].文教资料,2018(20).

[5]郑一凡.论春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4(18).

作者:唐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