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路径

2022-03-03 10:39:30毕业论文

【摘要】近年来,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能力,核心在于强化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高职院校的语文学科建设情况并不理想,课程边缘化现象较为突出。因此,需要对高职院校的语文学科进行科学定位,同专业性的学科进行有效融合,设定合理的教学体系。分析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课程建设与专业相结合,提出具体的参照性意见:选择实用性强的语文教材,改革课程选择多样性、高效性的教学方法,以及实现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整合。希望可以促进语文学科建设。

【关键词】课程体系改革;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的语文课起到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同时能够增强他们对于事物的理性认知,提升写作鉴赏能力及综合素养。在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案设计中,应当秉持教学理念的科学性,充分发挥学科的人文性,合理规划校内资源。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展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活动,不仅需要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和专业实践活动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还需要进一步围绕职业能力目标,将学习内容划分成多个板块,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养提升。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

根据调查,部分高职院校为了强化技能的培养,没有有效开展大学语文课程。部分院校对语文课程重视不够,存在课时设置较少、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部分高职院校当下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并不符合课程标准,与其他课程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源于高职院校一直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培养高技术能力、高实操技能的专业人才,忽视了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上来看,当下高职院校所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很多,虽然不少研究者已经针对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研究大学语文教材,但是内容大同小异,被学术界广泛认可并有效借鉴的教学教材很少。[1]从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程度来看,教学改革没有从根本上取得实效,与其他学科联系不密切,对于课堂氛围营造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面对当前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高职院校老师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原有的方案上进行优化革新,适当引入创新性教学活动方案,提出专业导向的教学方法,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科学创新意识。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专业融合的必要性

按照教育部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相关要求,需要明确认识到高职院校开设语文课程的重要意义,旨在培养综合素质高、面对事物具有不同看法和认知状态的学生,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功能,在教学课堂中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使其可以和高职院校中的基础课程以及一些技术性较强的课程进行融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基础性地位,注重搭建人才队伍,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不断强化师资建设,实现语文和其他专业的科学融合。不管在任何岗位上,除了具备满足岗位需求的专业化操作能力外,还应涵盖一些高质量的素质要求,任何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都需要建立在综合素质上,并且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有着基本的预期。除去一些专业的岗位能力之外,还要具备快速适应岗位变动、适应职业转变的能力,这些基础素质被简单归纳为职业能力,其中包含和他人的沟通交流、与他人实现高效合作、有效解决问题并提出方案、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以及破局思维、高质量创新等能力。[2]而大学语文就是一门强化综合素养、培养综合能力的素质类课程。大学语文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工具,对于促进人才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只有实现大学语文与专业的融合发展,才能强化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专业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才的发展需要。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课程建设的创新,将大学语文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立足于专业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实际要求,深化大学语文与专业教育的内在联系,以此加强语文教学对专业教育的服务效能。在推进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将专业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专业发展当中,从而在专业领域中获得长远发展。与此同时,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也是推动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内在需要,不仅有助于构建系统的高职课程体系,而且还能增强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服务效能,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

三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路径

1.立足专业要求,选择实用性强的语文教材语文教材作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参考依据,其整体质量不仅影响着语文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的专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在选择语文教材时多少都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有些院校忽略了语文教学的专业价值;有些院校并未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导致语文教材的实用性不强,影响了其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鉴于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对语文教材的革新,立足于专业发展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致力于对学生良好语言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专业发展要求。第一,从教材选用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应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语文教材,有侧重点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以此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方面,语文教材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供专业指导,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实现长远发展。另一方面,语文教材应突出教学特点,避免覆盖面广、选文杂的教材,以此突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进一步为语文教学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从教材开发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校本教材的开发,结合活页教材,面向不同专业开发差异性的语文教材,促使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从而发挥大学语文的专业价值。在开发语文教材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既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要对不同专业的职业要求进行市场调研,总结出不同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并将其渗透到语文教材编写过程中,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3]例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高职院校在编写语文教材时,可以侧重对旅游景点的介绍,通过描写名胜古迹的诗歌、散文作品及人物传记文学作品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而针对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在编写语文教材时则侧重说明文文本,以此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2.改革课程内容,实现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融合教学内容应当和学生的专业产生直接联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应当以能力培养作为主要的落脚点,在课下做好语言能力的巩固,按照实际情况将这部分课程内容灵活安排,调整课时进度。(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宗旨,整合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在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大力培育技术型人才,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科学的判断能力。与此同时,用人企业对于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并且通过沟通可以取得预期成果。这就使得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需要准确定位语文学科的关键作用,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构建专业的教学网络体系。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综合素质的提升十分关键,而人文素质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核心所在。近年来,人才市场看重的已经不再仅是专业技术能力的强弱或者基础知识的多少,而是开始注重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否和公司的核心文化相符合,更加看重一些具体的职业能力,诸如在谈判时,是否可以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素质,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律综合素养,是否了解一些古今文化等;在工作中,是否可以和同伴协同合作完成工作,是否具备创新能力等。实际上,当下的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学校所开展的教学活动缺少积极性,认为其枯燥乏味,缺乏持续探索的欲望。而学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忽视了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需要重视语文课程,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工具性作用。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方案中,除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教材教学以外,教师可以精心挑选一系列中外美文让学生阅读鉴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探究古今中外名篇背后的奥义,了解这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心境的变化,不断提升学生对于生活的感知力,对于事物的判断能力,强化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以便在面对现实问题时进行理性的综合判断,寻找最优解决方案。[4]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思想上给学生以启迪,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给学生细腻丰富的情感体验。(2)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南,构建“2+3”教学模式。结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从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向出发,结合所积累的教学改革经验,不断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和语言应用写作能力。基于此,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分组,设定成不同环节,组成不同模块,然后进行教学。在当前阶段,我们常常使用“2+3”模式(把课堂教学过程分成了课前探究、自主练习、合作探究、订正练习、巩固与作业练习5个环节,即2次探究、3次练习)开展语文教学,将教学内容分为必修课主要学习内容和选修课基础学习内容。前者更加注重对于知识的掌握,对于自我能力的提升和优化,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化;后者更关注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日常的学习鉴赏不断提升审美情趣,增强学习深度,不断扩宽视野。充分利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借助线上学习平台,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一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落实专题化教学,不断扩充每堂课的教学容量,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信息化学习平台,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3.结合专业特点,选择多样性、高效性的教学方法在构建与专业相结合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时,除了要加强内容革新以外,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与创新。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理论教学,而与专业相结合的大学语文必须要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构建与专业相结合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时,广大教师必须要立足专业特点,选择多样性、高效性的教学方法,争取在增强语文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突出专业特点,从而提高教学成效。比如,针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法或角色扮演法,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提供多样性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表达能力等专业技能,以此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自主性发展需要。4.以过程性考核为主,以终结性考核为辅,实现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整合注重过程性考核的评价方式需要加强课堂管理,要求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行为表现和测验成绩做好记录,不断完善学生的成绩记录体系,有效做出反馈和评价,最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有效评定。(1)加大过程性考核比例。需要注重过程性考核的具体过程,以日常的综合成绩作为基础,重点在于能力的提升。对于总成绩的评定,可以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来进行计算,这样可以实现较为综合性的评定,更为公平。(2)借助网络实施考核。将大学语文考核形式与网络技术相融合,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考试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对学生调查报告、读书心得、视频编辑、文案撰写等类型作业的考评。在网络平台中展示学生作业,以激发学生主观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布置预习任务,推动教学计划落到实处,帮助高职院校教师提升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借助大数据进行考评,引导学生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科学结合,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打造高质量的高职院校教育体系。[5]

四总结

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关键,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提高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以其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构中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大学语文课程与专业相结合的必要性,并针对不同的专业提出一些语文课程建设意见,希望可以探索出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实现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促进。

参考文献

[1]郭秀兰.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

[2]周雨.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专业融通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6(4)

[3]李海英,胡海燕.高职大学语文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以建筑类专业为例[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4]刘芳.基于工学结合有效模式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2)

[5]陈小琼.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1)

作者:孙嘉琪 单位: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