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03-08 10:39:13毕业论文

[摘要]目的明确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9月采用护理职业认同感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1350例高职护理学生进行测评,并分析其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相关数据采用t检验、统计描述、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x2检验。结果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高于本科护生常模,差异显著(P<0.05);不同性别、学制、应对倾向的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高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高于本科护生,但仍有提升空间;女生、五年制大专护生、消极应对倾向者职业认同感偏低,学校应给予上述人群足够重视,积极教育引导,提升其职业自豪感,增加其职业认同感,以减少护理行业的人才流失。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职业认同感;应对方式;影响因素

职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即个体对所从事事业的认可及肯定态度[1-2]。护理职业认同感是指护理从业者本人对职业的积极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积极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3]。有研究表明职业认同感高的个体对其职业的感知比较积极,且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可降低护士的离职倾向[4]。然而在我国当前的高职护理教学中,学校普遍比较重视对学生护理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培养,但对学生爱岗、敬业、乐业、奉献等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相关内容的培养相对不足[5]。而这种教育现象容易导致护生缺乏对护理职业的积极认知,因而日后在其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时一旦遇到外界挫折、打击时,就容易动摇继续从事护理职业的决心而表现出消极的工作态度,如职业倦怠,甚至是离职,进而影响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以及临床护士队伍的稳定性。同时,已有研究表明[6],目前护士职业认同感低是造成临床护士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民众对高质量护理服务的需求增加,护士短缺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如何降低护士的离职率,进而稳定护理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广大护理管理者及教育者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而高职护理学生作为护士队伍的主力后备军,其职业认同感的高低势必会对护士队伍的稳定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尝试探讨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而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提出对策,以提升其职业认同感水平,充分调动其职业适应潜能,进而降低其离职率,为稳定护士人才队伍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9年9月,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陕西省4所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在校学生共1350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高职护理专业在校学生,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研究,本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排除标准:①校外实习学生;②因各种原因请假不在学校者;③有精神疾病史者。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①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学制、是否班干部、户口所在地、自评经济状况等;②郝玉芳等[7]编制的护理职业认同感量表,该量表共包括17个条目和职业自我认同、留职获益与离职倾向、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职业选择自主性和社会说服5个维度,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职业认同感越高,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3,重测信度为0.95,信效度良好;③解亚宁[8]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该量表包括20个条目和积极应对、消极应对2个维度。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0,重测信度为0.89,信效度良好。1.2.2资料收集:采取线上不记名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先向调查对象解释研究目的和意义,取得理解和配合;承诺在认真完成问卷后,为每位被调查者提供电子红包一份,以提高其参与积极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5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收回1319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70%。

1.3观察指标

①职业认同感总分及职业自我概念、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职业选择的自主性、社会说服5个维度得分。其中,职业自我概念维度是由条目1、6、9、11、16、17组成,是指护生对护理专业的理解、信念及情感;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维度是由条目5、8、10、14组成;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维度是由条目7、13、15组成,是指护生通过适当的社会比较、认真的自我反思促进自身职业认同;职业选择的自主性维度是由条目4和12组成;社会说服维度是由条目2和3组成,是指护生通过了解业界成功人士的经历促进自身职业认同[9]。②应对方式:应对方式又叫应对策略,是个体在面对应激期间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应对方式有积极和消极之分,通常情况下,积极的应对方式包括寻求帮助、解决问题、找人倾诉等,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包括幻想、抽烟喝酒、逃避问题等[10]。本研究中评价应对方式的指标有3个,分别是积极应对均分、消极应对均分和应对倾向,其中,积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12组成,该维度重点反映了个体在遇到应激事件时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特点,如“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以及“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3~20组成,该维度重点反映了个体在遇到应激事件时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特点,如“通过吸烟喝酒来解除烦恼”以及“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等;应对倾向=积极应对标准分(Z分)-消极应对标准分(Z分),如果应对倾向值大于0,表示被测者在应激状态时主要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小于0则表示被测者更习惯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1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2双人核对录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所用到的统计方法有t检验、统计描述、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x2检验。

2结果

2.1高职护生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本组调查的1319例高职护生的年龄为15~23岁,平均为18.82±1.57岁,其中性别:男生103人(7.81%),女生1216人(92.19%);学制:三年制大专732人(55.50%),五年制大专587人(44.50%),户口:农村1122人(85.06%),城镇197人(14.94%),自评经济状况:较差427人(32.37%),较好892人(67.63%);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268人(20.32%),否1051人(79.68%);应对倾向:积极692人(52.46%),消极627人(47.54%)。

2.2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现状

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总分及各维度均高于本科护生常模[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1.

2.3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与应对方式相关性

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且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2。

2.4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统计学中,如果数据总体符合正态分布,则认为高低具有显著差异的群体位于首尾的25%~33%之间,即得分排在前25%~33%者为高分组,得分排在后25%~33%者为低分组。在心理测量中,27%通常作为正态分布数据高低分组的一个划分界限,且已在很多研究中被广泛应用[11-14]。由于本组数据中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得分呈正态分布,所以将本组调查的1319例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总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取得分排在前27%的为高分组,得分排在后27%的为低分组,然后比较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职业认同感高低差异,结果发现男生的职业认同感高于女生,三年制护生的职业认同感高于五年制护生,积极应对倾向的护生职业认同感高于消极应对倾向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3。

3讨论

本研究中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高与本科护生,这与储静[6]、常明明等[15]的研究结论一致。原因可能是本科护生所受的教育程度较高,其自我期望和社会期望也较高,在其看来实际临床护理工作很难体现其自身价值,所以职业认同感偏低。但是与本科护生相比,高职护生由于学历偏低,对于职业本身的自我期望也不高,所以职业认同感高于本科护生。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高于本科护生,但由于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普遍偏低,所以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研究发现,男生的职业认同感高于女生,这与储静[6]、王艳等[16]、罗仕蓉等[17]的研究结论相反,其原因可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临床工作中男护士比例逐渐增加,男护士得到的来自同伴的支持和鼓励逐渐增多,整个社会对男护士的接受程度也逐渐提升,加之,男护士在求职及晋升过程中比女性优势更明显等,诸多因素导致了男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提升。钟焱等[18]的研究中有关高职护生毕业后继续从事护理专业的意愿调查显示男生的从业意愿度(75.86%)明显比女生(67.20%)更强烈,该结论也进一步印证了上述推论。本研究还发现,三年制护生的职业认同感高于五年制护生。这可能与当地五年制护生就业前景不如三年制护生,导致其对职业前途感到渺茫、无望,进而职业认同感降低有关。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积极应对倾向者职业认同感高于消极应对倾向者,该结论与叶挺等[19-22]的研究结论一致,原因可能是高职护生在学习及生活中面临各种压力、困境和挫折时,如果个体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则会更多地产生对自身正面的、积极的认识与评价,进而提升其职业认同程感,而如果个体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则可能会产生对自身负面的、消极的认知与评价,甚至完全否定自我,进而降低职业认同感。综上所述,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总体较本科护生高,但仍有提升空间,高职护理院校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以促进其职业认同感,进而降低护理行业的人才流失。此外,在进行职业认同感促进教育的过程中,尤其要加强对女生、五年制学生和消极应对倾向者的重点关注。为提升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护理教育工作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首先,在护理职业教育中,注重对护生进行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护生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育,如利用“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最美护士、抗疫英雄”等护理同仁的先进榜样事迹激发其职业自豪感,进而增进其职业认同感;其次,通过组织护生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心理正能量,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其积极乐观的认知风格及应对倾向,进而提升其职业认同感;此外,要为高职护生开展护理职业生涯发展培训课程,帮助其明晰职业规划,增进职业自信,进而提升职业认同感。最后,呼吁社会、政府以及医院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护理从业者的工资待遇及社会地位,保障护士的合法权益,以提升广大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进而减少护理队伍的人才流失。

参考文献

[1]谷桂菊.医学心理学与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3-124.

[2]闫嵩悦,计红苹,张晓忠,等.临床护士人格特征、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75-77.

[3]郑晓蓉.108名高等学历护士心态调查[J].现代临床医学,2006,32(6):447-449.

[4]高虹.实习护生与临床护士职业认同水平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5]卓龙彩,苏慧玉,孔悦,等.高职护理实习生职业认同与职业道德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5):371-373.

[6]储静.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感研究及促进策略的构建[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4.

[7]Yu-FangHao,Hui-JunNiu,Li-PingLi,etal.MeasurementofprofessionalidentityinChinesenursingstuden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NursingSciences,2014,1(2):137-144.

[8]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2):114-115.
[9]郝玉芳.提升护生职业认同、职业自我效能的自我教育模式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1.

[10]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社,2010.

[11]杨晓,高玲玲,张振香,等.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在产妇中应用的信效度检验[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7):881-885.

[12]范兴华,方晓义,陈锋菊,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1):1-6.

[13]肖汉仕,彭彪,向伟,等.学生心理问题量表的编制[J].心理月刊,2020,15(17):100-102.

[14]王江,郭方方,魏萌,等.孕期心理健康需求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7):98-102.

[15]常明明,屈清荣,张忠玲.新形势下不同学历护士实习生的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3):2462-2463.

[16]王艳,王爱红.高职护生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5,15(4):18-21.

[17]罗仕蓉,罗婷婷.高职高专男护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究[J].医学信息,2014,28(21):95-96.

[18]钟焱,曾朝锋.高职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的基础调查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6(16):187-189.

[19]叶挺,季银和,郑婷婷.急诊护士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职业认同感的关系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19,36(6):66-68.

[20]张梦林,李玉玲,申宁宁,等.齐齐哈尔市某三甲医院医生职业认同与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9,32(6):107-110.

[21]张雯,王俏然.应对方式在护理实习生积极心理品质与职业认同感间的中介作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5):374-378.

[22]赵广芳,邢爱红,张淑香,等.新冠肺炎疫情后期专科护生职业认同感与焦虑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2):128-130.

作者:任攀宇 孟小华 杨前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